〈土地的故事〉都市化需要規劃 才能趕上人口增加

韓乾 2023/10/15 10:31 點閱 2357 次
都市化好處,可以節省公共設施的建設成本、保留較多的綠地,擁有好的環境品質。(新北市都市更新處提供)
都市化好處,可以節省公共設施的建設成本、保留較多的綠地,擁有好的環境品質。(新北市都市更新處提供)

都市化是世界性的趨勢。所謂都市化,是因為在都市地區,工商業發達,能提供更多的設施、服務以及就業機會,吸引人口集中到都市地區的現象。依美國的標準,人口超過 2500 人的社區就稱之為都市地區(urbanareas)。不過也有一些國家認為,人口至少要在 10,000 人到 50,000 人才算都市地區。一個國家的都市化程度,是指住在都市地區人口的百分比。

根據聯合國 2009 年的資料,世界都市人口在 2009 年已經超過鄉村人口。預測從 2009 年到 2050 年,居住在都市地區的人口,會從 2009年的 34 億增加到 2050 年的 63 億。

都市化的趨勢在已開發地區更為明顯。以致於在較開發地區的都市人口數在2009 年佔 75%,而在較不開發地區的都市人口數只佔 45%。到 2050年,較開發地區的都市人口數將會達到 86%,而在較不開發地區的都市人口數也會增加到 66%。

其實,目前很多國家已經有80% 的人口居住在都市地區。都市地區人口的快速成長與鄉村地區人口的流失,將會愈形造成城鄉發展的失衡。都市化一方面是既有都市人口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都市地區的增加。

都市化的成因

都市地區的人口成長有兩個因素:一個是自然增加,另一個是城鄉之間的移民。後者是因為都市地區有較好的衛生保健、食物供給,較好的就業機會,以及教育、文化及相關的生活條件,吸引人口移入城市。而另一方面,因為鄉村地區的貧窮、農業的機械化、就業機會減少等因素,也將人口推向城市。

此外,政府的施政也比較重視都市地區的發展,補貼大量經費予城市建設。在台灣,一個城市的人口超過 125 萬,便可以成為直轄市,獲得大量的統籌分配款。最近幾十年政治力量介入,以人為的方式在台灣北、中、南地區,以獨立升格,或縣市合併等方式形成六個直轄市或都會區。

都市化所造成的問題

首先,都市化在城市內部會造成公共設施與服務品質的不足與老化;人口與車輛的增加,造成環境品質的敗壞,以及犯罪與貧窮的增加。在另一方面,由於中高所得人口移往郊區,形成郊區的都市化(suburbanization)或都市蔓延(urban sprawl)。其結果是增加了對城市邊緣土地的大量需求,使之成為住宅、購物中心、工商園區以及綿延不斷的公路網。

不但失掉大量的農地、天然綠地,進而造成公共設施與服務建設成本的增加、消耗能源與水資源污染等負面的影響。

真正的問題在規劃

不過都市化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如果城市能夠以緊湊式(compact)的智慧型(smart growth)成長,使居民居住比較集中,則可以節省公共設施的建設成本、也能保留較多的農地、綠地、維持生物的多樣性、消納都市的空氣、水質與廢棄物污染,提供較好的環境品質。

其實都市化的真正問題,在於它的發展是否有良好的規劃。沒有規劃的都市化,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其提供公共設施如:住宅、道路、衛生保健、教育設施,以及安全的飲水與衛生設備等的能力,必然趕不上人口的增加。

另外,都市裡聚集無技術或半技術的工人,常造成失業問題,最後他們聚集一處形成貧民窟,成為貧窮、犯罪、疾病的溫床。如果沒有即時更新,這些貧民窟便會形成一種貧窮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