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人工智慧基本法》雖然送出委員會,但只有確定名稱與部分條文,其餘還要黨團協商!立法院教文委員會4日審查《人工智慧基本法》,藍綠白經過2個多小時的激烈討論,最終仍無法達成共識,綠委范雲還批評藍召委葛如鈞不願尊重多元意見,但葛如鈞反駁表示需要兼顧議事效率,最終多數條文保留、送政黨協商。
大量條文無共識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4日繼續審查《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之前討論時以國民黨立委葛如鈞的修正草案為主體,但前面1到11條都因為沒有共識而進行保留,4日經過漫長討論,葛的修正草案有21條,但在13、16、17、18、19、20條均無法達成共識,也跟著通通保留。
葛如鈞討論到後來,與民進黨立委范雲發生口角,由於葛如鈞不滿指出,有某些委員以各種理由推遲相關議案審議,連名稱、第一章叫什麼都還要討論,導致修法程序延宕至今,但范雲不滿回應說,過去國民黨立委柯志恩擔任召委時,就很容許多元意見表達,葛可以問一下過去柯怎麼協調議事。
不確定主管機關
隨後,民眾黨立委劉書彬指出,希望民眾黨33條到39條可以保留,以利後續政黨協商時納入考量,范雲則建議葛如鈞要不要先暫時休息?但葛如鈞不滿指出,全世界都在關注台灣的AI產品,但我國至今卻沒有針對AI的法治框架,希望能儘速審議。但范雲批評葛強硬通過自己提案,為此表達抗議。
最後,各黨達成共識,確定名稱為《人工智慧基本法》,而其他條文因為沒有獲得共識而通通保留,包括如何推動AI應用在公共服務、公私合作、主管機關等並未獲得共識,包括要給國科會、數發部,甚至是行政院管轄也不確定。最終,葛如鈞宣布將《人工智慧基本法》送出委員會,未來將進行政黨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