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掀起車輛產業革命,似乎有著世紀復仇的況味。
百年前,以愛迪生為代表的電車產業輸給了燃油車輛,百年後,當年曾被愛迪生糟蹋的特斯拉,已重新用為品牌名稱,喧騰十多年至今仍然炙手可熱。但是,電車上的電池未來歸宿究竟要如何處理呢?窮則變變則通,如今不論回收或再生都有了想像空間。
昂貴的電車電池
電動車價格在美國動輒十萬美元,連上市不久的越南電動車Vinfast入門車也叫價8.5萬美元。知情人士透露,電動車成本至少有40%是在電池,亦即花10萬美元買到的電動車竟有4萬是電池,不是瘋了嗎?電動車廠基本上並不生產電池,那麼電池未來去處在哪裡?會不會是一場比核電廠核廢料更驚心動魄的人間災難?
地球上許多國家已經把核電稱為綠電了,因為連政客們也不在乎電動車的電池回收問題,他們似乎遺忘了數十年來視鉛酸電池如洪水猛獸的日子,各國都設有的「廢電池回收系統」,如今做得好嗎?像台灣,廢電池跟廢輪胎都在「廢汽車」的大傘下安穩度日,無人關心。
事實上,至今依然屬於無解的各類電動車用電池,無論三元、鋰鎳、鋰鐵等等,依然屬於無解的習題。電動車廠買入電池,中國的寧德時代成為全球最大電池廠,從沒有說要為電池的「將來」提出解方。
在台灣,電動機車廠家的gogoro、光陽都設換電站,電池等於是自己廠家循環使用,暫時沒有報廢回收的問題。
至於專業電車廠特斯拉,當然不能沒有回應,更以解決電動車未來路障為概念,開啟新創產業,搶奪鋰電池回收商機。尤其是宣稱這類電池可以重整之後再用30年;且認為這類電池含稀有金屬,理論上值得重新再利用並減少仰賴原料進口,只是提煉的技術有待研究。
還不到憂慮時刻?
而美國汽車交易平台電動車的電池部總監馬洛依也擔憂,電動車電池的衰退是一大問題,每顆電池都會走到生命盡頭,重要的是這些壽終正寢的電池要確定能被回收,不會被丟棄到不屬於它的地方。
電動車是中國從2008年一步到位倡議、加上美國特斯拉恰好同時成立,因此就全球車業而言還是初期發展階段,整體而言這產業只是在成形過程中,對歐洲跟美國或者日韓來說,都還沒有大規模發展,要到2030年就有越來越多的電池包要回收。但是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的新創公司,正利用一站式電池回收,一年可以處理超過1.5萬的電池組。
據悉,他們是用機械切碎處理,從裝有塑膠鋁箔和銅箔等副產品中的黑色物質尋找關鍵可用的礦物,包括鈷鎂鋁銅石墨以及鋰。在美國,回收電池不只是讓鋰電池更符合綠能概念,甚至具有戰略意義,因為目前全球有七成的電動車電池都在中國製造,能掌握這些稀有金屬的原料來源,相當可貴。
電池中的鋰礦價格不斷飆升,特斯拉在馬斯克主導下,也宣布進軍電池回收領域。最直接的因素是烏俄戰爭引發鋰礦價格飆升,電動車電池回收變得炙手可熱,占電動車成本1/3的鋰電池,成為大廠眼中的新石油。
目前傳出鋰電池回收商機江高達3千億元,已引起國際大廠積極投入,台灣目前由台塑、鴻海、台泥加上美琪瑪、康普、銘福集團等上、下游廠,也透過各自資源整軍待發,尤其是門檻最高的貴金屬提煉純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