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研隨筆》國際貿易轉單效應不容小覷

戴肇洋 2023/08/21 09:49 點閱 2762 次

受到全球景氣疲弱、廠商去化庫存時間拉長,加上出口衰退及民間投資低迷影響,8月18日主計總處將今年台灣經濟成長,從之前預測的1.95%再度下修至1.61%,創下近八年來最低,顯示無法「保二」。主計總處同時表示,若以實質GDP季增年率而言,其實目前景氣已經逐漸「柳暗花明」。

貿易轉單效應發酵

相對主計總處樂觀展望,若從拉抬台灣經濟成長最關鍵的出口來看,隨著國際貿易「轉單」效應持續發酵,其對台灣出口的衝擊恐難輕忽。亦即去年9月出口成長開始轉負之後迄今持續下滑,呈現「11黑」。雖7月出口年減10.4%,與6月年減23.4%之比較,減幅收斂,創下近10個月以來最小跌幅,但由於國際貿易情勢並未明顯改善,使得短期之內台灣對外貿易仍籠罩著陰霾。

也就是說,主計總處對台灣經濟成長無法「保二」的解讀,似乎忽略其中影響出口成長最關鍵的因素,是在2018年美中兩國爆發貿易爭端之後,由於國際貿易轉單效應持續延伸蔓延,更進一步衝擊與美、中貿易之間存在連結關係的台灣對外貿易表現。

美自中進口增幅下降

亦即美中兩國爆發貿易爭端之後,美國在建立供應鏈安全考量下,其跨國品牌廠商要求代工廠商分散供應鏈,使得國際貿易開始呈現轉單現象,其中最明顯的效應莫過,美國對來自中國進口產品金額的「增幅」持續下降,逐漸選擇其他國家產品替代中國進口。

依據資料統計顯示,中國占美國進口產品金額之比重,從美中貿易爭端之前2017年的21.6%,逐年下降至2023年前六個月的13.9%。此一背後反映的是,在美國推動供應安全政策下,除了採取優惠措施,鼓勵其跨國品牌廠商回流美國生產(re-shoring)之外,透過移轉鄰邦生產(near-shoring)或友好國家外包(不含台灣)生產(friend-shoring)替代中國進口來源占比逐年提高。

出口成長難返榮景

很顯然地,在中國對美出口增幅下降的同時,長期以原材料或零組件出口中國,透過中國組裝製造產品再行出口美國及其他國家市場產銷模式的台灣,因中國需求萎縮而造成對中出口金額同步呈現衰退現象。

此外,加上此波美國所主導的國際貿易轉單效應,並未移轉台灣,讓台灣的出口猶如雪上加霜,無疑是上述出口迄今持續走「黑」難以轉「紅」的重要關鍵。此意味著,即便未來國際景氣好轉,未必讓台灣的出口成長重返榮景。

佈局有潛力市場

面對國際貿易轉單效應對台灣出口衝擊之下,並非束手無策、坐以待斃,而是在全球供應鏈重組潮流下,除了因應中國市場轉型之外,更加需要加速布局過去較忽略包括:西亞、北非、南美及歐盟等具有潛力之市場,藉此協助台灣廠商重新接軌國際供應鏈,別無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