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第4章記載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那是人類史上第一樁謀殺案。當時全世界極可能只有4個人。換言之,全球有1/4人口被另外1/4人口所殺。受害者是亞當的二兒子「亞伯」,而加害人則是亞當的大兒子「該隱」。
血即生命
該隱因為嫉妒而在憤怒下殺了亞伯,於是亞伯的鮮血滲入地裡,向上帝發出哀告。這是聖經第一次提到「血(希伯來文『דָּם』)」。接著,上帝又警告世人,不可吃帶著血的(動物的)肉,因為血就是牠的生命,等於將「血」與「生命」劃上等號。
當然我們現在都知道,不吃血除了因為血就是生命之外,主要也因為血會夾帶很多病毒、微生物、癌細胞或有害物質,像抗生素、生長激素、廢棄物。
有趣的是,「亞當」的希伯來文「אָדָם」原意是「人類(mankind)」,而字根「אָדַם」的意思是「使變紅(to be red, red)」。人類是上帝的代表作,勝過一切受造之物,所以用「紅色」也就是「血」來稱呼人類自然有其特殊的代表意義,同時也意味血與生命之間的密切關係。
血液提供氧氣
其中密切關係,包括血液會為細胞和組織提供氧氣;提供細胞必需的營養物質,如氨基酸、脂肪酸、葡萄糖等;去除二氧化碳、尿素、乳酸等廢物;經由白細胞保護身體免受疾病、感染和異物侵害;與調節體溫等。
人類很早便對血液有深入的研究,像希臘醫學在公元前500年就有高度發展,並且影響直到現代。例如今天所有醫生都必須宣誓,出自「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0年)的醫界道德倡議書「希波克拉底誓詞」,就是一個例子。
公元前146年,雖然羅馬征服希臘,但是相對來說,希臘其實是以哲學、醫學及文化征服了羅馬。希臘醫學於公元前1世紀在羅馬建立,直到公元1~2世紀,羅馬才有真正的醫學教育。
耶穌及使徒時代
在耶穌及使徒時代,羅馬帝國開始重視醫學發展,許多學派像教理學、方法學、經驗主義與氣動學等主流代表紛紛出現,而且對解剖學、生理學、藥理學、植物學、營養學、藥劑學、外科手術與毒理學各有不同的概念與重視程度。
當時醫學論點或許有些在乍聽下覺得可笑(即使在21世紀也是如此),但仔細想想,似乎也蠻符合現代對血液的了解。比如公元前1世紀希臘醫生阿斯克勒庇阿德,主張血液由不同物質組成,相信氣體在身體的作用,來自空氣的原子(應該是分子)會通過肺和胃進入循環系統,原子有正方形、橢圓形、三角形等各種形狀(化學分子的確有不同形狀),沿著被稱為孔隙的微型通道(應該是微血管)傳播並與血液一起滲透及產生新物質(應該是代謝物)治愈組織。
氣血流失肇頭暈
此外,氣動學(利用脈搏進行診斷)認為氣血不斷流失就會出現頭暈,也合乎現代醫學的認知。
希臘醫生轉移到羅馬,在那裡出現最傑出的醫生,各有豐富的創作甚至流傳到現代。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製備藥學之父蓋倫醫生之14本書介紹治療方法的《偉大的醫學》;身兼藥理學和植物學迪奧斯科里德斯醫生之5卷草藥和相關藥用物質藥典《藥物論》。因此我們可以推測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醫生,勢必受過相當程度的醫學教育訓練。(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