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生產風險高 專家:應強化分級照護

簡嘉佑 2023/07/02 12:13 點閱 11803 次
高齡產婦風險大,醫界認為應該強化分級照護。(中央社)
高齡產婦風險大,醫界認為應該強化分級照護。(中央社)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高齡產婦生產風險高,偏鄉急救量能要提升!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詹偉添2日於研討會表示,政府應透過健保資源的分配與給付,就生產風險等因素,建立分級的醫療照護機制。國衛院醫師陳美惠則指出,目前基層醫院能透過「開放醫院」模式,提供孕婦更完善的治療,未來也應持續於各地進行相關佈建。

加劇少子化危機

詹偉添則以「以母嬰健康為前提尋求健保資源之再分配」為題表示,育齡婦女不斷提高,但如果產婦超過35歲,不僅生產風險比較高,能生產的胎數也減少,都加劇台灣少子化的危機。他進一步指出,不少高齡產婦也依賴人工生殖行生產,但數據顯示,有近3成透過人工生殖的新生兒體重都低於2500公克。

他表示,大多數高風險妊娠都會於醫療中心提供產婦全程照護,一旦新生兒健康出現狀況,也能即時提供相關醫療協助。但也有狀況是社會弱勢的產婦於偏鄉進行生產,新生兒出現健康問題時,須進行轉診,反倒錯過黃金治療期。

連續照護勿漏接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醫師陳美惠也認同表示,以母嬰照護為核心的周產期醫療,能夠有效降低新生兒的死亡風險。她指岀,衛福部於110年起就開始統籌規劃該區域內的周產期照護網絡,並建立新生兒外接團隊,強化高危險妊娠轉診與處置能力及新生兒加護照護。

她指出,透過「開放醫院」模式,基層診所也能結合醫院設施,使孕產婦獲得連續完整的醫療照護。陳美惠說,後續也逐步佈建各區域的周產期照護網絡,落實自母親孕期、新生兒從緊急醫療到重症加護之連續性醫療服務。

健保給付應分級

詹偉添指出,按照2022年台灣活產數估計,約有1萬4千名新生兒(約10%)需要幫助,更有半數是呼吸功能的協助,如能即時提供甦醒球或胸外按壓等急救措施,就能有效挽救嬰兒的性命。他說,出生時新生兒存活最黃金的時刻就是「剛出生的一分鐘」,所以培育地區醫療體系急救量能,也不可或缺。

他呼籲,除了增加各地區醫療院所的急救量能之外,如高風險產婦等弱勢群體也應就生產風險、產婦年齡等因素,進行更合理的健保分配與給付,落實母胎與新生兒的分級醫療照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