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鳥瞰〉央行應增加黃金儲備量

李沃牆 2023/06/27 11:51 點閱 5504 次
全球各國對美元等主要貨幣的信任度降低,恢復金本位制的聲音甚囂塵上,央行應審時度勢,逐年增持黃金儲備,才是上策。(本報資料照片)
全球各國對美元等主要貨幣的信任度降低,恢復金本位制的聲音甚囂塵上,央行應審時度勢,逐年增持黃金儲備,才是上策。(本報資料照片)

黃金人見人愛,幾千年來一直被做為交易的媒介。特別在19世紀中期盛行的金本位制度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干重量的黃金,地位舉足輕重。

雖然金本位制已崩潰,但由於黃金可與任何貨幣兌換,至今仍為國際所接受的一種「準貨幣」,也稱作「無國籍貨幣」。再者,由於黃金的價格穩定和其作為無國籍貨幣的地位,更是國際替代美元的重要資產,因而各國央行增持黃金成為戰略性資產配置。

各國增持黃金原因

根據統計,各國央行去年創紀錄地購入1,136 噸黃金。今年第1季的黃金購買量亦是有增無減。世界黃金協會(WGC)表示:「有24%的受訪央行對美元持悲觀態度,並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增加黃金儲備」。

各國央行和機構10多年來不斷地增加黃金持有量,主要有幾個理由。一、受到2008全球金融海嘯影響,對美國國債等以美元計價的資産信心發生動搖。

二、去年初俄烏爆發戰爭,美國和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祭出嚴厲的經濟及金融制裁,凍結其央行在海外的美元資產,增持黃金實為「去美元化」的戰略思考。

三、目前各國外匯儲備大多偏向美元,黃金則是美元之外的首選,它具有高流動性和非常低的主權債信風險。

中國減美債增黃金

近一年來,包括俄羅斯和土耳其等非美國盟友國家都在減持美國國債,同時增加黃金持有量,主要就是規避美國可能祭出的金融制裁。中國人民銀行過去也有過匿名購買黃金的先例,甚少公開購買數量。但在2015年中突然披露黃金持有量增加了約600噸,這過去少有的舉措,在黃金市場上引起高度關注。

去年初,俄羅斯受到西方國家金融制裁讓中國大陸感受到危機。也因此,中國人行在加快出售美債同時,大動作地購入黃金。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第1季,全球央行黃金儲備增加228噸,中國人行增持57.9噸,為世界第2,僅次於新加坡央行。另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人民銀行黃金儲備為1,054.1噸,居全球第6名。

台灣應增持黃金

美國仍是全世界黃金存量最多的國家,高達8,133.5噸,令其他國家望塵莫及。其次為德國,義大利,法國,俄羅斯及中國大陸。台灣央行庫存黃金量維持在423公噸,居全球第13位,多年來幾乎沒有變動。若換算金額約6,600億台幣,占外匯存底的5.9%,主要係作為新台幣發行準備用。

管見以為,美元雖是世界最強貨幣,也是各國外匯儲備中占比最大的貨幣。但面對這股「去美元化」及人民幣國際化趨勢下的因應策略,央行應動態調整外匯存底貨幣資產配置權重,逐步增持歐元及人民幣比重,以分散外匯波動風險。

此外,全球各國對美元等主要貨幣的信任度降低,恢復金本位制的聲音甚囂塵上,央行應審時度勢,逐年增持黃金儲備,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