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科技執法 加強監督汙染排放

呂翔禾 2023/06/13 16:41 點閱 20955 次
環保署13日舉行記者會,現場展示查緝汙染排放的儀器,並說明相關法規。(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環保署13日舉行記者會,現場展示查緝汙染排放的儀器,並說明相關法規。(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透過與檢方合作,還有AI、大數據與無人機等科技,加強污染物排放監督!」環保署13日舉行記者會,介紹查緝廢棄物排放的無人飛機、紅外線熱顯像儀與氣體顯像儀等設備,還有檢察官提醒,現在查緝環保是檢警環合作,盼業者要加強管理,符合法規標準進行排放。

檢警環合作取締

環保署中區督察大隊隊長葉迺群表示,透過大數據與雲端,還有無人機、熱顯鏡頭、透地雷達、氣體顯像儀與水質感測儀等「智慧治理」,查緝廢棄物排放比過去更有效率,還可以事前提醒業者改善,使每年有望減少2491噸揮發性有機物排放、205.8噸水污染與8800多萬噸廢棄物堆放。

彰化地檢署主任檢察官王銘仁說,過去環保署與檢方沒有合作,因此即使抓到業者違法,業者也很容易銷毀證據,但現在檢警環3方合作,讓環境污染更容易被取締,且無人機等科技也可取得更有力的證據。但他也說,很多污染案都是由地方政府吸收成本,因此發生前的監控也很重要。

5年開罰20億元

台中地檢署檢察官周佩瑩也表示,近年來廢棄物排放開始組織化、專業化,因此不能單只靠環保署或檢方單一單位進行查緝,必須透過合作才能有效查緝,以空汙來說,她目前已經起訴4案、追繳空汙費金額高達4億多元。

環保署官員指出,智慧治理5年下來,總共開罰20億元,法人起訴率100%、自然人起訴率98.2%。環保署提醒,業者主要會因未取得許可證、申報不實、不符排放標準(空汙法);污染防治未正常紀錄、未稀釋廢水(水汙法);未領有許可從事清理、未依規定申報、貯存、清除(環清法)而受罰,呼籲業者要加強自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