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發展重工輕商,如今外銷因全球經濟不景氣,連續5個月負成長,今年1月出口金額315億美元,大減逾21%,內需產業因疫情解封火熱,卻面臨缺工、低薪、產值低落窘境,旅遊業年年逆差,如何建立新商業模式,提升服務業產值,是當務之急。
全球經濟不景氣
最近美國重量級科技公司利空頻傳,去年第四季普遍大衰退,蘋果最新公佈營收1172億美元,淨利300億美元,衰退13.4%。微軟營收527億美元,淨利164億美元,也是衰退。Google營收760億美元,淨利136.2億美元,比起前一年同期浄利206.4億美元,衰退更大,其他如Amazon、AWS、Meta、Tesla處境皆相同。
另外,台灣對第一大出口國中國與香港,去年12月出口金額大減16.4%。對歐洲及東南亞出口,各減一成。外銷訂單去年12月總計為522億美元,比2021年同期下降逾23%,連續下跌4個月,跌勢不止,今年1月再挫。
外銷產業受創
台灣的主力產業IcT資通訊、視聽消費性電子產品出口年減10.7%,石化、塑膠、工具機、基本金屬,出口年減2至3成,甚至連半導體產業,晶片存貨都堆滿倉庫,如何加速去化,降低成本,增加營收,各大企業同感辛苦。
工業產品出口不順暢,貿易順差重創,今年1月為23億4千萬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一半,象徵景氣低迷的藍燈,已連續兩個月不變,今年經濟成長率應該只有2.8%,難達預期的3%。
內需服務業缺工嚴重
工業產品外銷受創,期待內需服務業因為新冠疫情解封,能夠彌補外銷的不足,2022年零售營業額達4兆2815億元,比前一年成長7.4%,創歷年最佳紀錄。卻又面臨缺工窘境,職缺竟然高達一百多萬人,嚴重衝擊產業發展。
少子化及國人外移嚴重,再加上重工輕商產業發展失衡,大量年輕人投入工業生產,內需商業及服務業不受重視,不論是百貨餐飲、觀光旅遊、長期照護、社會工作、傳播媒體、醫療服務、教育事業、物流業⋯,待遇偏低,招募人才困難,困境無法突破,已成普遍現象。
以觀光旅遊為例,國人寧願到鄰近的日本、韓國、香港、澳洲、紐西蘭、夏威夷旅行,價格比在國內旅遊還便宜,而且台灣各地景點重複性太高,夜市、廟宇、人工化景觀,大致雷同,不僅難以吸引國際觀光客,連自己國人旅遊的興致都不高。
速建立新商業模式
醫療服務業也一樣,在健保廉價要求下,台灣醫療堪稱「價廉物美」,舉世聞名,從業人員爆肝低薪犧牲奉獻,為國人服務,扭曲醫療服務業的價值,對從業人員並不公平,也無法提升產值,坐失龐大商機。
全球經濟不景氣,長期重工輕商的產業政策,造成經濟發展失衡,政府有必要徹底檢討,如何建立內需服務業良好的發展環境,建立新商業模式,提升從業人員合理的薪資待遇,吸引國內外勞工願意來台工作,並鼓勵海外旅客來台消費,是當前政府振興經濟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