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教育叢談〉大學管理教育的怪現象

周逸衡 2022/12/06 11:16 點閱 2875 次

台灣的大學企管教育是從民國53年政大企管系所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合作成立開始的,才剛屆滿58年。學門的歷史相對於其他的領域不算長,但成長幅度之快,令人瞠目。

管理學院一窩蜂

在民國100年前後最盛的時間,每年從大學部畢業的企管系學生超過一萬人,從企管所畢業的超過兩千八百人;如果把管理教育擴大解釋為所有商管類系所(即包含財金、資管、國貿、行銷、會計、科管等商學院的其他系所),則上述的畢業生人數還要再乘上三倍之多。

這麼多的人來大學念商業管理,一部分原因固然是國家社會的需要,但其實主因是民國八十五年以後大學數量擴充時,各大學延伸擴充的系所及新設大學成立的院系,幾乎都是商業管理的領域所致。因為在許多大學主事者的刻板印象中,管理教育是比較容易辦的:

(一)投資小;需要的空間與設備較少,圖書資料庫也不多。
(二)學生好找;學生學管理所需的語文與數學門檻不高,就業又比文法類更容易。
(三)老師好找;管理是講實務應用的,因此所需老師的專業背景很多元,各種領域的師資放在管理學院都說得過去,有經驗的實務界人士出任教師也不算牽強。

良莠不齊

基於這樣的思路,各大學不論地處北中南東、都市鄉村,大家都競相設立管理學院或商學院,至於負責的人專業是否符應,師資組合是否妥適,則皆在所不計。

其中,最讓各校感興趣的是企管研究所的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教育,各大學無不用盡方法爭取早日設立企管研究所,除了著眼於全時間學生的正規教育外,更在意「在職人員專班」(也就是EMBA班)的設立,因為它們不僅可以成為學校與政經界連結的重要管道,也可能是學校和主辦院系可自由運用經費的重要來源之一。

除了因為在職專班的收費標準不在教育部管制之列外,更因為所招收的學生可不限制其大學畢業的科系,相對而言生源較廣、成班較容易。

MBA/EMBA要求低

再加上對「學位授予法」取得碩士學位條件的錯誤解讀,台灣許多學校對MBA/EMBA的畢業學分要求很低;而獲得「碩士」學位(不管是哪一種碩士)不僅可改善個人在社會上的形象,在某些公務體系職場上也可以因此升級或加薪,所以始終存在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在生源供給進入障礙低、而畢業生市場看好的情勢下,又適逢少子化的浪潮襲來,這就對學校形成了一種「致命的誘惑」。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資料,近十年來,每年EMBA的畢業生人數都超過MBA;以近三年為例,每年都維持在3100人以上,足見其盛。

專業課竟到選修

由於各校皆爭相招生,除了競相降低入學門檻條件外,課程中凡專業性較高者如管理經濟、管理會計之類,為避免大學非商領域的在職人士修習困難,往往改列為選修;為避免設定必修課會延誤在職生畢業的時程,也多有將必修課減少至兩、三門而已者;換言之,「不限大學科系背景、不規定太多必修課、自由選修個七八門課」,再在師友協助下寫一篇所謂的「論文」,就可以取得EMBA學位,正是許多學校EMBA學制教育的現況。

如此的教育內容當然與EMBA人才培育的目標背離,但在激烈競爭之下,這樣才容易吸引在職人士前來報考;從管理教育的專業角度來看,惡性競爭導致有些EMBA的課程實在令人不忍卒睹,而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更是不堪聞問!

如此良莠不齊的EMBA教育,若任之持續發展,而不要求其取得品質保證式的嚴謹專業認證(如管科會的ACCSB認證),恐怕會「劣幣驅逐良幣」,至終只會讓這個學位在臺灣被污名化,甚至走到乏人問津的地步;值得關心台灣「研究所級」 管理教育的人士寄于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