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故事〉建立土地使用的倫理觀

韓乾 2022/11/24 16:00 點閱 2876 次

政府長期以國有土地為財產,加上「有土斯有財」觀念,造成今日的全民炒作土地現象。其實在《孟子梁惠王上篇》,有這樣一段話: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民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與自然和諧的倫理

這就是生態保育、土地資源保育的倫理觀念。我沒有作歷史研究,不敢說從孟子時代到現在,沒有類似的寶貴思想傳承下來。

然而,我們現在反倒要向西方國家學習資源保育和環境規劃。現今的世界思潮,越來越重視環境問題。但是環境問題,不是只用科學技術、工程、經濟方法能夠解決的,更要靠人與大自然之間和諧的倫理關係。

土地需求增加、供給稀少

人類對土地資源日益增加的需求,相對於自然資源日益稀少的供給,兩者之間的衝突越發明顯。我們對待土地的傳統態度與價值觀,似乎,對社會造成的傷害越來越明顯

土地的使用,提供清潔空氣、飲水、糧食與居住功能的複雜性,已經不是現代科技所能解決的。對經濟效用的追求,使我們把土地看作是經濟發展的工具,以及投資、投機炒作發財的商品。於是在個人、國家,甚至全球層面,都產生價值認同的衝突。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對土地使用倫理概念的認知。

什麼是土地倫理?

美國思想家李奧波(Aldo Leopold)在1940年代,提出「土地倫理」的概念。基本上他認為:「人必須認清自己的角色,只是自然界的一分子,而非征服者。因此他必須尊重自然界的其他分子。」生物學家卡森(Rachel Carson),在《寂靜的春天》裡談到DDT對環境的危害,使我們瞭解到環境、土地與人的關係,以及污染對自然資源的影響。

在一個功利與經濟效用掛帥的社會,每一個人不僅應該知道環境資源的經濟效用,更應該知道人對環境管理的責任。李奧波說:「土地倫理就是,當你做一件事情時,能夠保持生物界的完整、穩定和美就對了;否則,就錯了!」

土地是人類的公共資源

他也說:「我們不能把土地看作是私人的財產,它是人類的公共資源,我們可以暫時使用它,但是卻不能擁有它,因為它不屬於我們。」李奧波直接去談土地使用的道德觀,很清楚地可以看出他的意思是說,在道德上我們應該保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也就是把倫理從人與人的關係,擴展到人與環境的關係。因此,我們使用土地資源,應該要盡善良管理人的責任,而不能去霸佔擁有它,榨取它、炒作它以謀利。

北美印地安人的寓言說:Only after the last tree has been cut down,Only after the last river has been poisoned,Only after the last fish has been caught,Only then will you find that money cannot be ea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