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線劍指馬英九? 議員細說來龍去脈

簡嘉佑 2022/11/08 15:01 點閱 28060 次
市議員秦慧珠受訪時說,文湖線是出自時間、成本考量,才決定採取中運量、高架橋的設計。(秦慧珠臉書)
市議員秦慧珠受訪時說,文湖線是出自時間、成本考量,才決定採取中運量、高架橋的設計。(秦慧珠臉書)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內湖交通(捷運)不是前市長馬英九造成的問題,相反的,他把內湖工業區改為科學園區,應該記功。只是後來不斷有各方勢力逼迫馬英九開放其他業別進駐內湖,才導致人口愈來愈多,量體超乎市政規劃,導致內湖的交通擁塞的問題,擔任4屆市議員與2屆立委的秦慧珠議員受訪時做了以上表示。

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日前於政見辯論會責怪馬英九擔任市長任內,內湖工業區變成科學園區後,人流一下子從6萬暴增到18萬,加上文湖線以「高運量」、「地下化」方式建設的提案,遭到藍綠議員反對才沒能通行,進而導致內湖現今的交通死結。

內湖科學園區說從頭

秦慧珠回憶說,內湖以前人口只有十幾萬,是在馬英九上任後,設立內湖科學園區,帶動許多公司行號將企業總部搬到內湖。以致原來只是工業區的內湖,在馬英九前瞻性規劃設立內湖科學園區之後,加上也在南港設立軟體科學園區,內湖人口漸漸超過了松山。

剛開始,科學園區的規範相當嚴格,只能做為公司辦公室等用途使用,但因應員工飲食、休憩等需求,所以才修訂相關辦法,放寬開放服務業進駐,使內科愈來愈大,包括許多電視台都在這時候進駐,增加了大量的人口與住宅。

原來沒有內湖線

人口增加後,就會討論到交通的問題,常見的交通方式就是開車或搭捷運。台北捷運在70年代就開始討論初期路網,本來其實沒有內湖線,只有松山線。但坦白說,當時地方人士很多炒地皮的需求,讓過去的工廠或稻田都變成捷運路線,地價也水漲船高。

當時剛開始擔任台北市議員,秦慧珠記得議會報給中央核定的初期路網規劃,將松山線改成第二期規劃,然後提前開內湖線,松山區選出來的議員秦慧珠當時強烈反對更改計畫,但在黨團大老的串連下,以黨團的力量表決通過修正初期路網的規劃,也助長了很多人在內湖發大財。

吳伯雄擔任台北市長時,因內湖地區人口不多,曾規劃內湖線銜接台北第一條捷運木柵線,規劃為「中運量」。後來,在馬英九任內規劃內湖科學園區,只是「中運量」的內湖線趕不上科學園區的規劃,也開始出現提高為「高運量」的呼聲。但道路因為房屋建築而無法拓寬,要拓寬交通道路,勢必就得要拆民房。

黃珊珊說法不公

至於黃珊珊所說「20年前曾就文湖線高運量地下化一事表決,但結果沒過,而藍綠議員當時都沒有支持地下化,才造成如今內湖交通問題」的說法,其實跟藍綠一點關係都沒有,當時其實有許多將「中運量」改為「高運量」的呼聲,但是改成「高運量」,就要將捷運地下化,不僅預算會增加500億,還會導致工期延長。而且因為初期路網的經費是中央與地方共同負擔,所以更改預算需要重新報行政院核定,然後再由立法院通過,才能修改。

中央地方無共識

當時中央不核定內湖改為「高運量」,但馬英九市長與地方人士仍持續爭取,導致「地方說中運量我不蓋,中央說高運量我不給」,才讓文湖線又拖延了好幾年。馬英九最後說「再拖下去也沒意義」,才妥協拍板定案為「中運量」規劃,所以說內湖捷運沒有變成「高運量」,主要還是因為預算與工期的考量,最後才變成「中運量」。

秦慧珠說,黃珊珊把問題過度簡化,這是需要花長篇幅且複雜的問題,用一句話怪到馬英九頭上,是不公道的。馬英九做內湖園區是大功勞,但「人心不足蛇吞象」,逼迫馬英九開放其他業別進駐內湖,才導致量體超乎市政規劃,進而導致內湖的交通難解的問題。

可能還沒蓋好

一位資深市政記者也在臉書上指出,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則基於路線佈設考量,以及興建成本可能激增、內湖地區道路狹窄施工困難等理由,認為變更設計一事窒礙難行。該記者回憶,內湖地區的議員的確是主張「高運量、地下化」,但是要堅持如此,文湖線2011年絕對通不了車,搞不好到現在都還在蓋。

該記者酸說,也許堅持自己最了解市政的黃珊珊認為,沒有文湖線的話,內湖現在交通狀況會更好,更不塞車,「如果她這麼覺得,我尊重她的判斷」,並留下「當年的市政記者還沒失智呢」的主題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