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雜記〉從台鐵罷工看沉痾怎麼解?

游常山 2022/04/26 16:50 點閱 2212 次

五一勞動節,台灣社會首度迎來勞資雙方硬碰硬的大罷工陣仗。

這次的台鐵罷工的影響力不可小看,因為這是台灣首度以成熟的民主政治體系來操練一次勞資的對決。

台灣自詡是東亞最民主的國家,這項榮銜可以從交通部這個資方(很奇怪的資方,因為與裁判者勞動部,同屬行政院的內閣部會),如何接招;而台鐵這些左派信仰的工會領導人,如何扮演為弱勢勞工代言的角色,而不過度膨脹自己的影響力;勞資雙方,套句執政黨喜歡用的彰顯台灣主體性的語言,都是「台灣的國家隊」,五一這次大操練,會不會讓亞洲其他國家暗笑,台灣的「基進民主」是玩假的?

罷工早在預期中

五一勞動節台鐵工會宣布大罷工,而事先勞資協商破裂,是早在預期之內,從交通部長王國材親上火線,用一天的汽車運輸暫時解除燃眉之急,可以看出執政黨早有沙盤推演。

問題是,台鐵這個自日治時代就有的國營事業,首度效法西歐成熟民主國家的勞方大罷工模式,背後反映什麼樣的台灣特殊性?

台鐵是目前最大的一顆改革絆腳石,凡能改革台鐵者必能留名青史。從公元二千年起,經歷兩次政黨輪替,十三任行政院長,八任交通部長,台鐵還是頑強如昔。

台鐵是大恐龍

首先,以現階段的台灣而言,已經沒有一個公用事業像是台鐵這樣規模如恐龍,經營效率卻欠佳,且人事成本的包袱沉重。高達四千億的潛在負債,短期債務加上應付的退休費用估計有1418億元,非常大的預算。

從1945年光復到現在,77年來領月退的勞工,吃掉多少台鐵的營利,而服務性質的公用運輸事業,要談票價調整談何容易?

鐵路應民營化

只有公司化才能解決台鐵的經營績效。但是交通部長王國材和工會談判多次,不是資方交通部把「台鐵公司設置條例」只要往立法院一送,排隊等三讀通過就沒事,交通部還要跟一萬五千多名台鐵員工商量,取得共識,此次五一勞動節大罷工,與此次「台鐵公司設置條例」協商不順有關。

時空如果回到四十年前,全球大趨勢是「雷根經濟學」的右派當家,此時一位英明國家領導人,類似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將國家鐵路民營化,問題的線頭就拉出來了。

台鐵落到今天治絲益棼,執政黨多次請專家的診斷書都開出:徹底打破台灣鐵路局的大鍋飯結構,這樣的處方箋很清楚,問題是執行得下去嗎?

鐵板一塊,事故難免

此時的台鐵又老了四十年,人事成本如天文數字一直往上加。去年四月,因為408次台鐵太魯閣號事故而接任交通部長的王國材臨危受命,都花在台鐵改革,但是台鐵的百年痼疾是公家機關的「防弊」文化,而非營利事業的「興利」思維,所以每隔一陣子來個大事故,問題都是鐵板一塊,堅硬無比。

先發生的普悠瑪重大事故,可以定義為車輛問題;發生斷軌案,解決的是軌道問題;最近的太魯閣號,又冒出工地管理的問題。

不要忘了任何一個要動刀於既得利益的國家級改革,代價都不會太小,柴契爾夫人十一年執政砍了多少大鍋飯結構的公營組織,當時左派沒有放過鐵娘子,藉著北愛爾蘭共和軍的恐怖攻擊的浪潮,首相與夫婿曾半夜差點命喪旅次。

盼有企業願出手

在台灣的特殊的政經脈絡下,我們還要許願,除了「台鐵公司設置條例」順利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有了法源根據之外,我們還懇求民間企業界有一個非常有社會使命感的、類似日本京都陶瓷的稻盛和夫,罹患胃癌還願意臨危受命去接任日本航空的組織改革。

則我們就不必再遭遇鐵路停駛的社會噩夢。是台灣人的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