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無聊與等待 恐加劇ADHD症狀

呂翔禾 2022/03/30 17:43 點閱 9043 次
長庚大學助理教授許嘉芬做的有關「無聊感」的研究指出,面對ADHD兒童應設法找到其可專心的事物,降低無聊感。(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長庚大學助理教授許嘉芬做的有關「無聊感」的研究指出,面對ADHD兒童應設法找到其可專心的事物,降低無聊感。(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無聊會誘發過動症,要對小孩因才施教,做想做的事情!」科技部30日舉行學術研究發表記者會,長庚大學助理教授許嘉芬指出,「無聊感」看似微小,卻會引發肥胖、憂鬱症,而過動症(ADHD)小孩若經歷「無聊」與「長期等待」兩個過程,會惡化ADHD症狀。她建議家長要仔細觀察小孩喜歡什麼,使小孩可以專注。

無聊比想像中可怕

「希望這篇有關『無聊』的研究不會讓大家太無聊!」長庚大學職治系助理教授許嘉芬說,過去學術界對於「成人感覺無聊」已有研究指出可能與肥胖、憂鬱有關,但比較少針對兒童進行無聊感的研究。如果人感到無聊,代表沒有事情可吸引注意力,或是無法專注在當下該作的事情上,就會造成長期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她的研究也關心到注意力不足症候群(俗稱過動症,ADHD)的兒童,許多ADHD兒童都會出現過動、衝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不一定能因為年紀增長而減緩症狀,因此她決定以問卷、臨床測驗的方式找出過動症兒童感到無聊的關鍵。其中她發現,「等待」也會讓ADHD兒童相當痛苦。

找到可專心事務

因此許嘉芬假設「ADHD兒童感到無聊,而且又因漫長等待感到厭惡的話,恐會加劇ADHD的嚴重程度」,她以問券調查進行統計分析,並配合兒童照射MRI獲得的腦波數據驗證了假設,且因ADHD兒童較一般兒童容易有較高的無聊傾向,當注意力愈差、失誤愈多的時候,大腦中的「預設模式網路」迴路就無法有效降低。

至於研究結果要如何應用?許嘉芬建議家長要細心觀察小孩子想要什麼,讓小孩做想要做的事情。她舉例說,如果小孩子喜歡踢足球就讓他踢,而不是還要求他一定要讀好書、保持注意力,而這「並沒有唯一的解決方式」,如果ADHD兒童能在早期克服無聊的問題,以後的症狀就有機會獲得較好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