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冷的冬季與未來氣候展望(20220217環境論壇-汪中和、賈新興)

醒報編輯 2022/02/20 20:53 點閱 130833 次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所兼任研究員)
賈新興(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
文字整理:竇興韻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冬天差不多快尾聲了,許多人的感覺是特別的濕冷,下雨的機率比較多,再加上比過去暖冬來看,今年感覺也稍微冷一點。請教曾經在氣象局長期預報課、現在是整合防災顧問賈博士分析一下?

溫度不冷還偏暖

賈新興:這個冬天表面上看起來,如我身邊的一些朋友或網友都有提到說,怎麼感覺今年好像比較冷?但是人的經驗會比較偏向短期的印象,因為今年嚴格上來說,從去年12月到目前為止,整個溫度以台北氣象站來看冷空氣活動的情形,首先,其實今年都還沒有出現什麼強烈大陸冷氣團;勉強來說1月12日那天也就是剛好達標到12度一下子而已。

另外,從每天的溫度跟氣候值的比較就可以發現,其實從去年12月一直到現在為止,比較冷的時候大概只有3個時間點:第一個是在12月初到5日左右;第二個是在12月25-27日、聖誕節那時候;再來就是在1月10-12日左右。

所以整體來看,這個冬天其實沒有特別冷,但是我們為什麼會感覺濕冷?主要是因為今年農曆年時,北部的朋友就感受很深刻,一直下雨下到不知道要去哪裡玩,只好都待在家裡,所以身材胖一圈,然後溫度相對又比較冷,所以我們的感受會是這樣。

但從實際的資料上來看,這個冬天到今年二月目前為止,其實溫度是正常到略偏暖。

僅基隆陰雨綿綿

而降雨部分,如果是住在北部、東半部的朋友,例如我老家宜蘭或是花蓮、台東,以及大台北地區,其中基隆確實是感受到下雨的天數非常多。數據上來看,若以冬天來講,從早上8點算到下午4點,平均一天若有6-8小時有出太陽,就是日照充足。

但是今年1月份,基隆整個月的日照時數只有11.7個小時。若一個月算30天,一天有6個小時日照,平均正常一個月應該有180小時能夠享受到太陽充足的日照,所以基隆的朋友在剛過的這一個月應該會感受非常明顯。

不過,我去找基隆歷年來的資料發現,其實從1995年以來,基隆一月份最少日照紀錄是在2011年,只有1.3個小時,表示2011年那一年的一月其實更濕、更冷,可能雲層更厚、降雨天數更多。

各地日照時數偏少

還有個比較特別的地方,剛提到整個北部、東部日照時數偏少,但其實連中南部日照時數也偏低,所以中南部有一些臉書網友,他們是做農業的,就疑惑為什麼最近日照都不太夠,也無奈表示,他們的作物沒有充足的日照,就不會有好的生長。

總之,今年我們近期的感受是覺得又濕又冷,但是整體溫度上卻是正常到偏暖;而降雨的部分,在整個北部、東半部是比較多一點,中南部降雨相對比較少,而整體日照時數都偏少。民眾感覺上近期是又濕又冷,特別是在北部、東北部感受更深,但是實際上數據告訴我們不完全是這樣。

數據不支持感覺

問:賈博士講到重點了,就是數據是一回事、感覺又是一回事。這跟我們政府施政時很像,雖然拿出一堆數據,但是民眾感覺就是很慘,雖然數據上好像是不錯,但其中就有一些主觀在裡面。剛剛賈博士提到幾個重點,首先,其實今年的冬天算是正常的溫度,沒有特別冷,也沒有特別暖。

第二,如果光以台北看天下的話,那當然是覺得天氣又濕又冷,可是中南部人每天都是豔陽天。這我可以作證,因為我家就是住在基隆的暖暖那邊,所以我天天都看不到太陽;可是我周末一坐上高鐵到高雄看花燈就不同了,感受到高雄人民他們就覺得每天的天氣都很乾爽,很少下雨。

所以這就牽涉到我們的討論是站在哪個角度來看:站在全台灣的角度,還是以北部的角度?是看今年的狀況,還是看常年、長期的狀況?但不論在企業的經營上,或是剛剛講的農業,或者民眾的生活上,都要去用比較正確的態度去看天氣,而且隨時預備著,例如生活在多雨的地方,要怎麼樣過日子等等。

冬季雨量偏少

再請汪老師分析一下,今年這個冬季的展望,你怎麼看?

汪中和:今年的冬季還是一個反聖嬰年,跟去年其實是一樣的,但是今年相對溫和很多。去年年初時臺北還有寒流,但到今年目前為止還沒有來過寒流,所以今年其實是比較偏暖。

另一方面,因為是反聖嬰年,所以一直到今年的年中,預估降雨量都會偏少;對於台灣未來水資源,其實會有一些影響,這是我們需要去防範的。

問:等等,汪老師你說這樣的降雨竟還缺水?今年看起來,在梅雨季之前都有還蠻多餘的呀?

汪中和:今年冬天我們的降雨量是正常。

問:可是北部不是覺得雨很多嗎?

汪中和:是,北部的雨水沒有辦法用到年中或真正的春耕,或者是用到夏季用水的高峰。

問:所以北部這些雨水也沒有辦法儲存?

汪中和:北部能夠用的真的很有限。

問:所以我們這段時間被雨打,也就只能認了、沒什麼功用?

汪中和:對,降雨的日數可能很多,但是降下的雨量不多。

問:沒有大雨、暴雨,所以這一陣子的雨也沒什麼用?

汪中和:是,對於台灣水資源的挹注,其實幫助是很有限。

特殊氣候型態

賈新興:在冬天的時候,以全台的角度來看,冬季是從11、12月一直到隔年的2月左右,在數據上,除了一些特殊的狀況,否則一般冬季的降雨量其實相對是不多的。冬天的雨就是綿綿的雨,雨量不多,但可能下雨的天數比較多。

而在某些特別的天氣型態之下,比如秋天的颱風,如果遇到北邊有大陸冷氣團下來,產生共伴效應時,就比較容易造成異常的、大量的降雨,特別是宜蘭;(問:所以那個大的降雨對我們才有用處?)是,不過對宜蘭地區也沒有太大的效益,雖然可以灌注該區的地下水。

另外一種特殊型態,例如2020年是一個反聖嬰年,所以住在基隆、宜蘭附近的民眾應該能感受到,上一個冬天跟這個冬天下雨特別多,因為台灣在反聖嬰的氣候型態下,東北部容易產生一些降雨,降雨的日數比較多。不過如剛剛汪老師提到的,今年冬天反聖嬰比較溫和,所以在降雨量方面,跟2020年的11、12月比起來,其實沒有那麼多。

所以可見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台灣在秋冬季才會有一些異常降雨,而這些異常,基本上也是會比較偏在北部跟東北部,特別是在宜蘭。

上帝給台灣雨量豐沛

問:我乾脆這樣問好了,汪老師,我們要向上帝求什麼樣的天氣狀況?

不要雨太大、也不能太小,不要造成旱災,也不要造成洪澇;如果你如果是上帝,分配給台灣怎麼樣的雨會比較好一點?

汪中和:水資源我們要的就是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目前上帝提供的,其實以過去平均一年2500毫米的雨量,在全世界來說已經是非常奢侈的;只是我們有季節性的分布,也就是有濕季、有乾季。

那現在就是我們自己要怎麼去調配?在濕季時降雨進來,就要把雨水留下來,在乾季的時候,就可以很從容去使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用人為的工程方法,來去做一些前後的調整。

問:也就是上帝對我們是很好的,而且雨量算是很奢侈,只是分配的問題,是我們自己要想辦法去解決。比如說你賺很多錢,那怎麼會變那麼窮呢?那你就要好好分配自己的錢要怎麼用,才不會讓你雖然有很多錢、抱著金山還要討飯。

三月降雨將減少

最後請賈博士簡單幫我們分析,未來的氣候展望?

賈新興:目前初步資料研判,3月之後降雨的天數有可能會慢慢比較少,雨量看起來也會慢慢減少,跟2月比起來不會這麼濕;在溫度方面,3月份整體也是以正常到略偏暖的機率比較高,那麼會不會再有一些冷空氣的影響?從一些初步資料看起來,2月18、19日這一波比較強的冷空氣下來後,應該冷空氣就能夠慢慢銷聲匿跡了。

主持人:非常謝謝長期預報專家給我們的forcast(預報),未來大家可以放心,不會有那麼多雨了,另外也不會再有什麼大的冷空氣了,至少3、4月會是這樣的局面。之後當然最希望的就是梅雨季節來的時候,台灣能夠多一點雨啦。

今天非常謝謝兩位專家學者精彩的分析,也讓我們大家知道,氣象實際的數字與感受是不太一樣的,也提醒我們好好的儲存濕季來的雨水,以便在乾季的時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