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本借鏡颱風季恐未結束(20191022環境論壇-汪中和、賈新興)

醒報編輯部 2019/10/27 10:45 點閱 38058 次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所兼任研究員)
賈新興(天氣風險公司總監)
文字整理:廖亭雅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今年颱風差不多來到尾聲了,每一年的颱風季,我們都是提心吊膽,害怕颱風會給台灣帶來重創,但回顧這一年,台灣似乎沒有極大的氣候災難。但我們沒有,不代表其他國家沒有。

特別是日本,這些年來蠻慘的,今年已經有5個颱風,日本如此靠近我們,卻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我們台灣則倖免於難,我們應該哀矜勿喜。先請賈博士分析日本因風災受重創的情況。

一年5颱風登陸

賈新興: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5個颱風登陸日本國土,而且不只有今年,去年也是有5個颱風登陸日本,等於日本連續兩年受到颱風風災的影響,真的是災情慘重。

像日本近期的哈吉貝颱風,造成日本很大的傷亡,從影片當中可以看到在東日本的新幹線維修廠,整個列車都泡在水裡,也看到很多的長輩從災區撤離,房屋的淹水、河川的潰堤等等。

搶救高齡長者

去年日本平成30年的豪雨事件,也是類似狀況。而日本防救災人員當時為撤離所拯救的高齡長輩們,費了不少精力。我們跟日本同樣面臨超高齡社會,未來在面對極端天氣事件、面對颱風要撤離時,將來也會是長輩們比較多,或是行動不便的人。

從這1、2年日本防災的作為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有很大的改變。因為我們人選擇住在一個低窪地區,或是土石流警戒區域,所以天災才會變成災害。

聯合國防救災報告

當然,我們是不是可以再做一個不一樣的選擇?從日本這兩年,還有今年看到他們面臨災難的過程當中,我想到一些問題。聯合國防救災組織,前幾天也出了一個年度防救災報告,也在重新思考這問題。

也就是說,自然的這種災害,如:颱風、地震、豪雨等,自古以來都是自然的過程,只是自然的天氣現象為何會變成一種天災,或許是因為我們住在低窪地區、沿海地區,或是山崩、土石流易發生的區域,所以當天然災害一發生時,就會對人的生命財產造成衝擊跟影響。

吸取經驗

回顧日本這兩年,確實讓我們需要重新思考,畢竟這1、2年台灣真的算是幸運,颱風並不多,但是否可以從日本這一兩年,颱風對他們的衝擊跟影響中,重新省思台灣未來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因為在極端天氣之下,這種極端的暴雨、颱風的強度、乾旱、熱浪等,只會越來越多,而我們到底要如何去面對?像日本災害預警制度就有更改,變成五級的方式,其中它的第三級防救災預警,就是讓所謂的長輩們,一定要開始撤離,因為不同的族群,面對災害的防禦能力也不同,所以長輩們可能不需要等到災害到第四級或第五級,在第三級就要先撤離了。

問:沒錯!再請教汪教授,您對今年日本已經有5個颱風登陸,包括去年造成的豪雨,以及今年颱風反而整體略過台灣來看,您的印象跟感受為何?

國家級災難

汪中和:第一個,天然災害規模強度越來越驚人,颱風的威力越來越大,帶來的雨量也越來越強。因此,不管是任何一個國家,只要碰到這種程度的颱風、豪雨,都會受到重創,只是我們這兩年格外的幸運而已。

但我們也知道,總有一天我們會碰到類似情況,像當年碰到莫拉克或是納莉颱風一樣,當時所造成的傷害及影響,可以說是國家級的災難。至於日本去年的平成30年豪雨、今年的哈吉貝颱風所帶來的衝擊,我們都可以看到,這都屬於國家級的災難,可說是沉重的打擊。對我們來說,更是要好好去學習的重要功課。

問:看看別人,再想想自己,感覺蠻驚悚的?

台灣怎能放心!

汪中和:是!尤其以颱風來說,今年颱風到目前為止有21個。而從過去的紀錄來看,在2012年以後,每一年太平洋生成的颱風總數都超過25個以上,所以目前今年才21個,後面很有可能還會有颱風形成,我們的壓力其實還在,危險也還沒有完全過去。

尤其是秋颱,秋颱帶來的共伴效應,就像今年哈吉貝颱風在日本造成豪大雨一樣,是會非常驚人的,過去我們的梅姬颱風給蘇澳、花蓮所帶來的衝擊,我們也不要忘記。總而言之,颱風是每一個國家,一輩子都要小小心心防範的重要天然災害。

問:是!賈博士剛才所提到的自然災害,為什麼它明明就是一個會產生的宿命,卻逐漸演變成一種災害時,這當然跟區域的選擇,及人口居住的環境跟空間都有關係,這是我們要思考的。

汪老師也提到,不管災害發生在哪裡,總之是越來越嚴重。我個人感覺是,怪了,這些天災人禍究竟是有選擇?還是沒有選擇?到底是不是跟地緣、區域因素有關?為什麼是日本不是台灣?這跟自然發展有關係嗎?畢竟日本也沒有接連很大的陸地。

第二個,我會思考說,日本是一個富裕大國,日本還抗得住、頂得住,不管是當初的311或是這一次的哈吉貝颱風,整體來講,若是這些災害發生在比日本更慘、更落後的國家,那該怎麼辦?

風水輪流轉?

賈新興:確實,為什麼連續兩年侵襲日本的颱風特別多,去年日本有5個颱風登陸,年底我們就有預測今年,影響台灣的颱風會不會也很多,而台灣去年幸運的躲過了,也會擔心「今年會不會換我們了?」我想,心裡多多少少會有這樣的想法。

只是事後來看,這樣的擔心也不能說是多餘,只是沒想到今年颱風還是都到日本去了。不過的確我真的是不曉得明年颱風會往哪裡走,這沒有辦法預測,但我們要去知道,是什麼原因讓這連續兩年的颱風都朝日本去,其中的共通性可能還需要後面一些深入的研究。

非典型聖嬰現象

去年跟今年海洋跟大氣有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如熱帶太平洋的海水增溫,而這增溫的位置,跟所謂的聖嬰、反聖嬰現象位置不太一樣,它是比較偏在換日線附近,是所謂非典型聖嬰的海水增暖現象。

過去研究發現,當出現中太平洋聖嬰的時候,就會讓菲律賓附近的太平洋高壓減弱、偏的比較北邊,而北邊的位置,大概就讓整個太平洋高壓的位置是在日本東南方。

太平洋高壓氣流位置

透過分析去年跟今年的夏天大氣跟海洋,發現它們共通性就是這樣。第一、海水暖化的地方在中太平洋;第二、太平洋高壓環境的導引氣流是偏在日本東南方,所以順著太平洋高壓的氣流,比較容易把颱風導到日本跟韓國。

只是我沒有辦法知道,明年會不會還是如此,這還需要再觀察熱帶太平洋的海水溫度變化如何。

61年來最強颱風

哈吉貝颱風登陸日本時,他們號稱是61年以來最強颱風,從1958年有艾達颱風造成1千多人的傷亡,不過時空的背景轉換,我們可以看到哈吉貝颱風造成的傷亡人數相對的少,至於經濟損失可能要透過通膨調整才能比較,還不曉得。

聯合國很多報告也特別提醒,基礎建設對災害的抵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前幾次有談到今年2月跟4月的莫三比克颶風,影響了2百多萬人的撤離,很難想到受災人口有那麼多,但他們基礎建設相對抗災的能力確實比較差。

災後重建速度是關鍵

也就是說,聯合國防減災組織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減災目標,就是怎麼樣去建構一個好的基礎防災能力,讓我們知道天災會來,一定會造成災害的損失,可是有沒有辦法很快的去恢復我們正常的生活,這是很重要的目標。

問:汪教授您認為呢?

汪中和:第一點、颱風的路徑跟賈博士所說的海溫、大氣以及太平洋高壓有關,最近這兩年太平洋高壓都比較偏北跟偏東,所以沿著邊緣,颱風就會多往日本去。

防範於未然

但如果它強一點往南或偏西的話,又會往菲律賓、南海地方去,至於我們台灣剛好這兩年都在它邊緣掃過去而已,可是未來隨著大氣環境,隨著北極圈的暖化,太平洋高壓的移動會更關鍵,也會更難預測,對台灣來說,總是有一天會碰到的,一定要小心。

第二點是日本的防災,日本經過了這麼多的災害,它的國家基礎建設也相當的完善,但這兩年不管是豪雨或颱風,日本受到的打擊真的是非常沉重。因為災害實在太強了,不僅只是風強,雨量也非常的大。這次哈吉貝颱風帶來的雨量,更是打破了日本過去的紀錄,24小時的雨量差不多破千,在富士山箱根那個地方是有史以來最強的,這麼強的雨當然沒有辦法去防範。

動員自衛隊

第三個是基礎建設、人口以及產業的發展,哈吉貝颱風就讓這一次的經濟損失特別嚴重,以長野縣高鐵機廠來說,它從來想不到會淹水,但大雨讓河川破堤,一下子一百多節的車廂就損失殆盡,這種傷害是過去想像不到的。

更慘的是,整個社會結構的改變,像賈博士說人口往高齡化方向走,就讓救災行動變得更困難。這次日本災害動員了自衛隊幾萬人,這對我們台灣來說,就像動員一個軍團一樣,這就是一個戰爭。

只是這個戰爭,是在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國土裡面,卻必須要軍隊動員才能夠救災,才能夠收拾善後,將來這種情況也會越來越多,我們一定要借鏡日本的經驗,更要做好我們自己的準備工作。

問:沒錯,這是氣候戰爭,我們要把防颱、防災視同在作戰。只是災害是不可避免的,恐怕要去培養我們的恢復力,看大災來臨時,該怎麼去恢復。以日本來說,我們也肯定它是一個富裕大國,且是一個先進國家,它的動員更是不得了,對於日本的恢復力,汪教授您會如何打分數?

城市韌性不可少

汪中和:日本在我們亞洲來說是第一名,不管是基礎建設、防災制度等,日本的韌性的確是我們的模範生,我們要學習的地方也是非常的多。這也提醒我們,氣候暖化帶來的衝擊是我們過去沒有看過、沒有聽過的,所以我們所做的任何規劃或策略,都要比以前更強、更周到。

所以我認為,國家需要經濟發展,但國家在防災、韌性的投資與建設方面絕對不能輕忽,必須跟經濟發展同時並進,國家在這方面的投資、建設,絕對不能夠手軟,一定要努力。

看到日本,我就覺得說,這是給我們最好的一個功課。而日本在去年、今年受到這樣的衝擊,它是如何站起來,怎麼在事件發生前做防範,發生後如何努力去收拾,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借鏡。

問:好!不曉得賈博士有什麼要補充?

首都圈外圍疏洪道

賈新興:我想恢復力的部分,還是要透過經濟發展去投資基礎建設。當然,我們從這次的新聞報導,看到日本的首都圈外圍疏洪道,在這次就有很成功的降低洪水的衝擊跟影響,當然災害還是會有。但有一些新的基礎建設方式,能夠在災害來臨時減少衝擊,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我從新聞報導上看到的,日本對防災食品的保存也很厲害,他們的企業集團就有準備很多這種食物,甚至能在颱風停水停電的情況下,能夠供應5千人整整三天的糧食份量,包括社區大樓的地下室也有準備。

暖化是風險放大器

所以日本整個防救災的產業、防救災的宣導、防救災的制度等等。我們都能看到很多地方是需要我們去學習的。日本確實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但台灣也是在自然災害非常多的位置上。

但這也不是說我們覺得自己不行,只是看看日本,再想想我們自己,我認為真的還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間,特別是在面對災害及防救災上都是。

我在準備資料時,看到聯合國防救災害報告中有一句話,其實還滿打動我的心。他們說:「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是一個風險的放大器。」以前我們颱風跟暴雨也是存在的,但我們也發現颱風的強度越來越強,颱風的快速增強也越來越多,所以全球暖化成了天然災害風險的放大器。

主持人:沒錯!賈博士提醒我們風險放大了,過去可能還可以自己想辦法解決,現在不是了。現在要大家團結起來,甚至國家動員、人民也要動員,才能夠對抗天災,只是有時候抗災也不見得能抗得了,這時就要看哪一個國家能全身而退,並能夠很快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