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新變種致死率低 與之共存維持社會運作

醒報編輯部 2022/01/17 14:26 點閱 1466 次

Omicron這一波疫情是把台灣搞得人仰馬翻。從桃園一路燒到新竹跟雙北,加上擴散快速,影響的行業別也不斷增加,甚至一度傳出連警察都有人染疫。包括銀行還有一些機構陸續喊出要分流、居家跟異地辦公,這些都不過是短短幾天內發生的事情,可見Omicron變異株的潛伏期短,再加上在發病前就具備有傳染性,所以疫調上難度也比之前Delta要高很多。

致死率降低

根據美國紐約費恩斯坦醫學研究所病毒學家分析,到 2026 年,每年將約出現兩個變種。如果照這樣的頻率,我們要思考的重點有兩個,病毒的毒性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另外,是否要堅持「清零」?因為接下來世界經濟局勢非常不穩定,一旦疫情影響經濟活動,那勢必要在疫情跟經濟當中求取平衡。

新冠疫情延續至今,已經出現越來越多的變種,從Alpha開始,到最凶狠的Delta, 再到至今大流行的Omicron,病毒是傳染性強,但是致死率快速降低。美國 CDC 日前發表一篇研究,顯示與 Delta 相比,Omicron 的嚴重疾病風險大幅降低 91% 的致死率。

另外患有 Omicron 的人需要住院的人數不到 Delta 的一半,需要重症監護的降低了約 75%。患者的住院時間也減少了約 70%,中位治療時間為 1.5 天。

餐飲業剉咧等

如果新冠病毒正在往「流感化」的方向演化,那或許可以考慮與病毒共存,其實這也就是這次Omicron就算流行範圍跟族群都很複雜,政府也遲遲沒有宣布禁止內用的主因。因為現在到農曆年前,甚至一路到春酒,這幾個月是餐飲業的旺季。

在去年的餐廳停業期間,已經讓餐飲業損失慘重,這也立即反映在物價上,到了今年餐廳漲價幅度最明顯,其他食品原物料也帶動了生活用品的漲價。如果按照這些漲價的幅度,幾乎是抵銷掉了政府讓軍公教漲薪的部分。那更不用說,民間企業大多數是沒有漲薪,等於民眾的購買力還變相減少。

從此可知,就算是新冠病毒的各種變種,病毒強弱跟傳染力都有不同,如果還把Delta跟Omicron等量齊觀,肯定是不適合的。如果不考量病毒強弱,一概用清零策略,恐怕過不了多久,台灣的物價就又得再翻一翻。

適度與病毒共存

這不只是政府的防疫政策跟執行問題而已,更關鍵是政府必須要對民眾說明。因為面對病毒,一旦民眾太過於恐懼,社會機能都會遭到癱瘓。如果民眾能理解,新冠病毒不再是不治絕症,也未必會發生重症,自然就能用比較穩定的心理來面對新冠疫情,社會也不會因為少數人感染,造成癱瘓或是恐慌。

新冠病毒在進化,面對病毒的社會也要跟著調整跟應對。台灣曾經因為嚴密的防疫跟堅持清零,維持了良好的社會運作,但是當病毒的傳染性越來越強,甚至已經到了難以防備,或許就要適度的考量與病毒共存,並且展開對病毒的「去汙名化」畢竟如果民眾對它的恐懼大於實際狀況,那原本可以運轉的社會機制也會跟著遭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