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呈藍綠基本盤 南部動員成關鍵

簡嘉佑 2021/12/19 16:50 點閱 2440 次
圖為本次公投票樣張。由公投結果顯示南部縣市對公投案多投下不同意票、而北部縣市則多投下同意票。(中央社)
圖為本次公投票樣張。由公投結果顯示南部縣市對公投案多投下不同意票、而北部縣市則多投下同意票。(中央社)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北藍不是深藍,但南綠卻是深綠!」全台超過半數縣市投出4個都同意,公投結果卻是4項不同意完勝。對此,師大政研所教授曲兆祥表示,「南農北商」的產業結構影響了公投結果,並指出若這是地方首長選舉,「國民黨不一定會屈居劣勢。」學者蘇紫雲則以萊豬為例則說,南部農業縣居民有信心自己的豬肉能與萊豬競爭,才會投下不同意票,但若這次公投結果當作明年縣市長選舉的指標,「比較意義不大」。

12縣市4個都同意

四大公投結果於18日出爐,不同意票都高於同意票,但若計算縣市開票結果,全台有12縣市投出4個都同意,僅8個縣市是四個都不同意。對此,曲兆祥表示,以商業與工業為主的北部縣市,都傾向投下同意票。而南部相較於是屬於農業、觀光事業為主,就反而傾向四個不同意。

他指出,而從人口結構來講,南部人口反而是比較少,約莫全台的1/3。但南部縣市不同意票領先於同意票的幅度相當懸殊,所以才導致此次公投結果。他補充,台灣其實一直有「北藍南綠」的狀況,但這次公投可以看到「藍不是深藍,但綠是深綠」。

淡江大學整合戰略科技中心執行長蘇紫雲則對公投地區結果回應表示,這狀況可視為「藍綠基本盤的呈現」。但他特別提到,看到南部農業縣市為主的選民可以理解萊豬關乎我國國際貿易,並信心自己養的豬會勝過進口萊豬。而且南部選民大舉投下不同意票,抗衡了北部的同意票,令人意外。

彰師大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劉兆隆則指出,投票年齡層也會影響到投票率的問題,像是因為公投文字敘述複雜、導致中老年人口投票意願下降,可能影響到一些高齡縣市的投票率。而青壯人口投票狀況卻相較熱絡,更出現返鄉投票潮的現象。

公投能代表地方選舉?

曲兆祥表示,雖然公投結果顯現出「綠略多於藍」的結果。但如果換成地方縣市來看的話,結果統計為四個都同意的縣市反而多於四個不同意的縣市,代表明年選舉「藍的未必屈於劣勢」。

蘇紫雲則說,一個選民的投票行為,首先牽涉到對人的認同、對組織的認同,後來才是對政策的理解與掌握。以縣市的公投結果作為明年的地方首長選舉的指標的話,可能「比較的意義有限」。他表示明年的縣市長選舉,可能還是回歸以選人、選黨為依歸。

中、桃狀況本如此

針對由國民黨執政的台中市卻出現三個不同意,而民進黨執政的桃園市卻出現四個同意的狀況。曲兆祥不意外地說,若長期觀察的話,會發現台中本來就存在藍綠互相拉鋸的狀況,特別是台中市,藍綠比例是差不多。

他說,而桃園市一向以來就是藍大於綠,市長鄭文燦是因為當時選舉的外在環境有利於選情才當選。但桃園市長鄭文燦的回應僅舉桃園市不同意票勝過同意票的行政區為例,期盼未來有更多的公共討論。

劉兆隆則指出,這次公投結果顯示,國民黨在立委陳柏惟罷免案,氣勢如虹的狀況不再。他說,就結果來看,中二選區公投結果都是不同意票小勝的狀況,「對顏寬恆是很大的警訊」。他也澄清,不能從公投就判斷之後選舉的局勢,只是說明國民黨在這次公投中,氣勢必然已受到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