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林打獵冬季近代史系列之四〉雍正帝的毀與譽

魏國彥 2021/10/14 20:28 點閱 1110 次

清朝康雍乾盛世長達近一百五十年,是中華帝制史上難得的繁盛期,夾在中間的雍正帝在位僅十三年,他四十五歲即位,五十八歲殯天,人當盛年,與他的父親(康熙)與兒子(乾隆)形成強烈對比。他當政之時坊間就有流言不斷詆毀,他過世之後,毀譽兩極,至今爭論不休。

雍正毀譽兩極

要好好研究雍正帝並不容易,首先,當年的流言蜚語有當年產生的背景,意圖之一就是希望後人翻案,有些人不免先入為主。其二,史料《清宮檔案》分存於台北與北京兩處,早年的研究總不能全面。

西元2009年,有個難得的契機,緣於台北的故宮博物院與北京的故宮博物院聯合舉辦「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準備期間,兩岸的歷史與文物專家得以盡情地閱覽雙方的檔案。中國大陸南開大學的馮爾康教授長年研究清朝歷史,十年前就出版過「雍正傳」等書,把握著這難得機會,客觀地重訪原先已經縈繞腦際的老問題。

成就官場長治久安

他使用新時代的觀點,例如,行政、財政、管理、人事等角度,根據雍正的硃批奏摺、起居注冊新寫成「雍正帝」一書,配和故宮特展,當年十月由聯經出版。

雍正皇帝刻了一顆「閒章」,上書「為君難」,蓋在某些臣子的奏摺上,自述勵志,也告訴臣工「為臣不易」的道理,本書由此開篇,說雍正的為君之難與用人之智巧。

康熙晚年體力已差,不復當年精明,官場腐敗,各級官員上下掩護,中飽私囊,尤以山西、河南為最,雍正元年就派諾岷、田文鏡下去整飭,嚴逼還款,眾多官員仍敷衍拖延,兩位大臣不但嚴加追查,還創出「耗羨歸功」及「養廉銀兩」兩種制度,後來行之多年,成就了清朝官場的長治久安。

前者有調整「通貨膨脹」的現代意義。除了「耗羨歸功」,雍正還創設了種種新制度,例如,一上任就秘密立儲,把二子弘曆(後來的乾隆帝)寫進密摺,藏在「正大光明」匾之後。

天不假年

另有「改土歸流」、「軍機處」、「攤丁入畝」等制度。他對曾靜投書案下了大功夫,編成「大義覺迷錄」(下篇文章再談),希圖建構全新的國家認同。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編成「古今圖書集成」,書一萬卷,印成四十六部,分藏各處。

雍正一生醉心養生與煉丹之術,他的太醫及方士練成各種丹藥,雍正自當醫生,經常贈藥給臣子,但自己不幸因勇試丹藥而暴斃,就某個意義而言,他是摸索改進中國醫藥的勇敢先驅。

他是個精明幹練勤勞的好皇帝,有承先啟後之功,補康熙之缺,開乾隆之世,也把十八世紀初年的中國推向現代化,可惜天不假年,否則雍正帝的年代會更有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