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台灣20年後新出生嬰兒只剩12萬人,政府應該建立完善托育政策,才能解決少子化國安危機!」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等民團6日召開記者會,持續呼籲政府制定彈性男女育嬰假、提供平價住宅、更多公共托育等措施,讓台灣家庭都能有雙薪生涯以支付育養小孩費用。他們希望能藉此仿效德國、瑞典,同時增加女性生育與就業,擺脫低生育率陷阱。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以OECD國家(美國、瑞典、丹麥等)的數據舉例說,這些國家的婦女勞參率與生育率都很高,原因是因為具有彈性的育嬰與勞動政策,例如德國有提供0到2歲的公托,並設立嚴謹的保姆管理制度;瑞典的育嬰假可以請全時、半天等時段,而許多國家也將托育相關科系放到公立大學,以培育更多育嬰人才。
育嬰需彈性化
「如果沒有新生兒,有護國神山也沒有用!」劉毓秀指出,許多幼保科系都是私立、女性就讀,而父母願意負擔學費的比例不高,加深女性就學的經濟壓力,因此就讀的意願不高,以致無法產生專業照護人力,因此相關科系的公共化也非常重要。她並認為,解決少子化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家庭否能以雙薪育兒,刺激生育率。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建議,政府應該與企業溝通,讓女性不必就業與育嬰2選1,像是從女性懷孕起,放寬男性陪產假的限制;且國際很多研究都顯示,男性愈早接受育兒的訓練,與女性的育兒默契就會愈好。她坦言,台灣還有工時過長的問題,「工作回家累得要死,根本很難分神照顧小孩!」
應促進真公共化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郭明旭直言,政府從2018年推動準公托,但這其實只是變相的現金補助。日本與韓國的案例都說明,準公托無法改善生育率。日經新聞曾有報導分析,日本的育兒環境與品質沒有因為政府補助而變好,因此他們呼籲政府檢討準公共化、增加公共化與提升幼保人員薪資。
劉毓秀說,少子化問題其實牽涉層面甚廣,事關社會各層面制度與觀念的改進,因此民團們希望政府、企業與社會都能努力溝通、制定友善育兒規範,讓台灣不要在20年以後,面臨嚴重的少子化國安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