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旭岑談音樂》無聲勝有聲:約翰凱吉與4分33秒

蕭旭岑 2021/03/15 11:05 點閱 4992 次

藻礁公投過了提案門檻之後,有媒體報導「去年六月環團晉見蔡總統,打開地圖一看,總統沉默五分鐘」,總統府澄清「經詢問當天與會人士,沉默五分鐘的說法不盡真實」,與會人士特別對媒體解釋,總統沉默時間不到五分鐘。我一位朋友開玩笑地傳訊來:「不是五分鐘啦,是四分三十三秒。」

四分三十三秒有典故

這個笑話,大概只有聽古典音樂與熟悉現代藝術的人懂。這裡是指美國前衛古典音樂家約翰.凱吉(John Cage, 1912~1992)一九五二年的作品《四分三十三秒》(4'33''),但很多人不認同這是首音樂作品,因為這首曲子雖然全長四分三十三秒,但卻是一首「無聲之曲」:演奏者從頭至尾都不需演奏出任何音符。

有意思的是,凱吉的《4'33''》並不單純是長達四分三十三秒的無聲,根據他的設計,全曲分成三部分,分別是三十三秒,二分四十秒與一分二十秒,要求鋼琴家(這首曲子不限任何樂器或組合,通常是鋼琴演奏)「於每個段落開始時,蓋上琴蓋,而於每個段落結束時,打開琴蓋」,保留了最基本的形式。

以音樂表達寂靜

當年首演時,鋼琴家都鐸(David Tudor)坐在鋼琴前,按下碼表,小心把鋼琴蓋蓋上,研究樂譜;然後一動也不動,維持了約三十秒,再打開琴蓋,重複盯著碼表看、關上琴蓋、研究樂譜,保持不動。過程中,演奏場地有風吹、雨滴聲,台下觀眾竊竊私語,坐立不安。最後,鋼琴家站了起來,離開舞台,觀眾一片譁然。

《4'33''》掀起的論戰與怒火,延續了好幾個世代。有好幾個朋友甚至因此跟凱吉絕交,主要是對「以音樂表達『寂靜』的概念」有許多不同意見。

凱吉回應:「他們沒抓到重點!根本沒有寂靜這回事。他們認為《4'33''》的演奏是寂靜的,全因他們不懂得如何聆聽機遇音樂。在第一樂章中,你可以聽到正在外面吹著的風。在第二樂章中,雨水開始敲打屋頂,發出淅瀝聲響。而在第三樂章中,觀眾在談論或步行時,發出了各種有趣的聲音。」

以『無』為基礎

我的理解是,音樂存在於這世界上,真正的音符,要聆聽自身與這世界的聲音,尤其是自己心底的聲音。為凱吉撰寫傳記的知名藝評家凱.拉森(Kay Larson)也說「寂靜不是聽覺的。它是心的改變,一個徹底轉換。」凱吉去世前,還曾親自進一步說明:「只有在以『無』做為基礎的時候,才會開啟所有的可能,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了解這一點。」

樂評人焦元溥說,早在1919年,捷克作曲家Ervin Schulhoff的《五首圖畫作品》,第三樂章就是一段空白,比《4'33''》早了30多年。當譜上盡是休止符,演奏者就必須自行設計,如同凱吉為《4'33''》的三樂章編排。焦元溥認為,答案正是音樂的定義在於「有組織的聲音」,而無聲也是一種聲音。譜上雖是無聲,並不表示沒有音樂。

傾訴自己的聲音

《4'33''》是一首任何時刻,任何地點,任何人都可以「演奏」的作品。一首完全由聽眾自己主導的樂曲,看似不長,實際體驗卻極為「漫長」的四分三十三秒,感受自己身邊的所有聲響,傾聽自己的聲音,由聽眾自己為自己詮釋這段完全留白的音樂。所謂「大音希聲」,更是「無聲勝有聲」,凱吉對這個哲學的詮釋比任何人都還要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