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的歲月》隨時代沒落的老裁縫

朱全斌 2020/12/28 10:57 點閱 5578 次

最近因為整理屋子而翻箱倒櫃,結果在五斗櫃抽屜的深處發現一塊西裝料,年代久遠,讓我想起那個做衣服大多是量身訂製的年代。

那是一塊上好的英國毛料,是在我剛進入社會時,別人送給父親,父親再轉送給我做西裝用的。因為當時成衣市場開始興盛,去買一套嘉裕西服只要幾千塊,比找裁縫師量身訂做便宜,就一直擱置沒有拿去做。幾十年下來,成衣越來越便宜,選擇也越來越多,幾乎忘記了它的存在。

70年代裁縫滿大街

在民國70年代以前,台北市滿街都是裁縫店,其中做男裝的叫做西服店,做女裝則稱為洋裁店。記得小時候,大人們送禮經常會送布料,美麗的包裝盒內裝的可能是從鴻翔綢布莊買來的花布,然後母親會拿去做一件旗袍,也可能是從委託行買來的進口西裝料,父親捨不得用,可能又轉手送給老丈人。

記憶中,家裡面也曾經有裁縫師登門服務,不知是因為沒有自己的店面,還是為了招徠生意特地走一趟,總之操著上海口音的師傅帶著一捲布尺在父親身上比劃來比劃去的,令我印象深刻。長大追英劇「唐頓莊園」,才知道在西方這可是高級訂製服(Haute-Couture)才會有的服務規格。

存錢為自己治裝

訂製衣服在台灣那個年代很尋常,一點也不算高級。在學生時代,我不曾訂做過西裝,卻經常去訂做襯衫及褲子。那時西門町的武昌街是襯衫西服店的聚集地,林森北路也有很多。櫥窗內總是掛滿了各種襯衫的花色與式樣,店裡還有更多的布料可供選擇。喜歡追時髦的我存了些零用錢就喜歡幫自己治裝。

因為想跟別人不一樣,我會先去販賣西洋雜誌的地方買流行的刊物,中學時買的是《Seventeen》,進了大學以後則改看《GQ》,挑選到喜歡的樣子,就帶到店裡請裁縫師傅照著做,每件都是獨一無二,保證不撞衫。

這種做法其實當時在做女裝的裁縫店早就司空見慣了,幾乎每家都會放幾本《家庭洋裁》、《裝苑》或是《貴婦人》這樣的日本雜誌給客人參考。男裝店除了做西裝會提供參考刊物,一般對於流行訊息並不敏感。

裁縫業繁華落盡

因為是訂做的,自然會比成衣來得合身,那時對於裁縫師的手工技術也比較注意,例如縫線的密合度,有沒有加襯裡,車縫有沒有對齊等等細節都會講究。而訂做西裝更要先試穿過版型才正式裁製。

訂製衣服可以讓客人將自己的創意融入到設計的過程,這要比買成衣有趣多了。那時家家戶戶也都有縫紉機,許多主婦們也具備縫製衣服的能力,增加不少家庭生活的樂趣。可惜的是成衣產業的興盛讓許多裁縫師都失業了,這樣的樂趣也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