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對戰爭與和平的影響
The war and peace issue
Can technology be a force for good even in something as bad as war?
2018年3月騰訊曾派出一組人員,成功示範如何修改方程式,以愚弄AI人工智慧。這間中國科技巨頭公司針對美國的電動車特斯拉做出攻擊,演繹出多種方式操控人工智慧,包括微調車輛感應裝置數據後,即可操控汽車移動,也使駕駛系統無法根據真實世界的路況做出反應,例如無法根據地上的標線自動駕駛。
上述現象顯示,人工智慧是容易被操控的。特斯拉大量自動化的電腦系統,能使車輛依照地上的標線自動駕駛,也能夠感應到雨水降落至擋風玻璃並自動清除。然而,人類與人工智慧感知世界的方法大相逕庭,人類是用感官感知,而機器卻會聽從數據指令。
讓特斯拉電動車陷入混亂,或許不會讓美國感受到威脅,但如果同樣的科技被運用在無人機、軟體或者是衛星分析圖上呢?關於這點美國似乎已有所防範,美國國防部預計在2020年投入9億2700萬美元的預算,發展人工智慧及數位學習等軍事計畫,其中包括能夠感應坦克是否需要維修的機器人及機器武器研究。
綜觀全球,人工智慧應用於軍事科技上已勢在必行,更是各國戰略上的首要項目。中國也早在2017年針對AI戰略發展發佈聲明,指出世界主要國家都在進行AI軍事競賽,也將會全力投入以保護國家及提升國家競爭力;俄羅斯的普丁則說:「誰在AI軍備競賽中領先了,誰就能成為下一個世界霸主。」
「特斯拉駭客秀」讓人意識到AI人工智慧若遭破壞,可以變成完全無用的產物,甚至能被設計成用來攻擊自己的武器。因此,贏得AI軍備競賽的關鍵,將不是製造出最驚人、最智慧的武器,而是能夠防範AI帶來的反撲,才會是最後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