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缺未改善 工總白皮書提12項建議

吳婉瑜 2019/07/29 15:02 點閱 17600 次
全國工業總會28日發布政策建言白皮書。(Photo by 吳婉瑜/台灣醒報)
全國工業總會28日發布政策建言白皮書。(Photo by 吳婉瑜/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吳婉瑜台北報導】「五缺已4年未改善,卻還僵化勞動法規!」工總29日發布對政府的正式建言白皮書中指出,五缺使台灣投資環境急速走向崩壞,工總理事長王文淵表示,去年台灣對中國出口約佔41%,對美約占22%,中美貿易戰火之下,企業急需政府打造強而有力的投資環境,工總常務理事焦佑鈞建議,供應鏈移轉是世界趨勢。

蔡練生指出,工總每年提出超過200項建言,近年五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未見改善,反而勞動法規變得僵化、兩岸關係緊張,加上美中貿易戰前途未卜。他強調,中國是台灣重要生產基地,美國則是台灣長期市場,美中台三邊關係被打亂,我國中小企業若要遷移生產基地,必須考量產業群聚問題,影響企業應變、調適能力,恐使台灣產業面臨嚴重的斷鏈危機。

AI增競爭力

蔡練生建議,政府除了積極輔導台商回流,還要針對不同產業給予不同輔導,因此工總提出12項建言,包括全面盤點與解決產業長期面臨的問題與困境、因應國際情勢,協助台商調整投資及營運布局、務實找尋新南向作法,找尋新契機、建構AI的學習與人才運用、客觀檢討國家能源新政策等。

工總理事長王文淵表示,去年台灣對中國出口約佔41%,對美約占22%,由於美中與日韓貿易戰不定的國際經濟情勢,產業應與時俱進進行升級,他特別提到AI的應用可強化企業在國際的競爭力,企業急需政府打造強而有力的投資環境,因此希望政府盡早制定有效政策。

談到美中貿易戰,工總理事長苗豐強指出,貿易戰雖然是台灣很好的機會,但若要移轉過去三四十年所建立的供應鏈,首先須將改善基本環境,像是土地、廠房、人工、能源等,他認為東南亞其他國家都具有競爭優勢,越南等國吸引外商,台灣應打造開放的環境以提供全球好的供應鏈環境。

供應鏈移轉

工總常務理事焦佑鈞則指出,台灣在電子產業供應鏈深耕多年,上游石化材料、零組件到下游系統設計、系統組裝,台灣過去20年享受海峽兩岸的供應鏈模式,但中美貿易戰發生後面臨轉型的問題,其中最迫切的是土地問題,如果能有效解決缺的,才能進一步談到水、電、人力等問題。

供應鏈移轉是非做不可的世界趨勢,焦佑鈞提到,郭董在美國建立新供應鏈是好事,因為光靠政府來做無法周全,台灣的供應鏈最終進到電子五哥的組裝系統,若電子五哥可和政府合作,將供應線系統搬到某一地區,有領頭羊帶領加上政府協助,移轉過程會比較順利,對中小企業幫助也會比較大,他強調,建立供應鏈花了數10年,移動少則要5到10年,但是非做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