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29日落幕,但各國在會中早已各自為主,難在重要問題達成共識。(Photo from 克里姆林宮)](/system/assets/images/000/050/682/big/G20%E5%B3%B0%E6%9C%8329%E6%97%A5%E8%90%BD%E5%B9%95%EF%BC%8C%E4%BD%86%E5%90%84%E5%9C%8B%E5%9C%A8%E6%9C%83%E4%B8%AD%E6%97%A9%E5%B7%B2%E5%90%84%E8%87%AA%E7%82%BA%E4%B8%BB%EF%BC%8C%E9%9B%A3%E5%9C%A8%E9%87%8D%E8%A6%81%E5%95%8F%E9%A1%8C%E9%81%94%E6%88%90%E5%85%B1%E8%AD%98%E3%80%82%EF%BC%88Photo_from_%E5%85%8B%E9%87%8C%E5%A7%86%E6%9E%97%E5%AE%AE%EF%BC%89.jpg?1561864494)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綜合報導】未來還有舉辦G20的必要嗎?G20東京峰會於29日落幕,但20國並沒有達成具體共識:美國不參加宣誓繼續減碳的《巴黎協定》,美、中貿易戰也是雙方在會外會面決定重啟談判:美國暫緩課徵關稅,並開放企業可購買華為產品,主辦國日本在峰會中形同消失,使得以往就被詬病徒具形式的G20峰會,今年更加貌合神離。
任意唯我的美國
根據《歐洲新聞網》報導,雖說是G20峰會,但這場峰會卻凸顯了美國的特立獨行。G20所有會員國28日都紛紛對力行減碳的《巴黎協議》表態,持續堅持條約內規範的減碳目標,唯獨美國並沒有參加這場宣誓。身為美國最好的盟友,英國首相梅伊老早就呼籲川普要加入減碳行列,但川普始終拒絕。
另外,攸關世界經濟發展的美、中貿易戰也是透過場外的峰會談判完成,也沒有透過其他G20的國家進行協調。在會中,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進平達成協議,貿易戰重啟談判,美國也暫緩對中國課徵近3千億美金的進口關稅,川普還對華為作出重大讓步,允許美國廠商購買華為的零組件。
雖然G20感覺少了美國,很多全球性的條約難以推動,不過《海峽新聞》也分析,至少在數位、AI治理方面,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主推的「大阪尋跡(Osaka Track)」有獲得各國共識,意即可以讓資訊快速流通,不會讓大數據停留在單一端點太久,讓個資被企業或是其他組織濫用。
峰會徒具形式
《衛報》則分析,在整場峰會上,雖然氣候變遷問題獲得其他國家承諾,但若身為全球第一排碳大國的美國沒有加入,全球減碳行動仍窒礙難行。另外,川普跟習進平的談判、對金正恩釋出善意等行為,也讓象徵經濟、民主國家聚會的G20更加軍心渙散。
因此,在G20的峰會結束時,各國領袖對外的宣示仍是G20當初倡議時欲達成的目標:「創造更加公平、自由與無歧視性的貿易環境,並持續讓各國市場更加開放。」但在川普、俄國總理普丁、沙烏地阿拉伯王儲薩勒曼等人引發的爭議都仍遭擱置時,讓這場G20峰會更顯得徒具形式,對會員國難有法律拘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