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人才輩出,價廉物美、肯負責、好溝通、有國際視野,類型化做到極致,引人共鳴與驚嘆,才是致勝密碼。
中國電影市場這幾年一直快速成長,2018年已達600億人民幣(90億美金)的總票房,在全球電影市場除北美之外已一連數年高踞第一名,而與北美市場(美國和加拿大)的110億美金也愈趨接近,且其國產片市占率在60%以上。而台灣電影想要在這塊大餅中分食一杯羹,過去一直認為關鍵在於是否「接地氣」。
「接地氣」並非關鍵
但日前在北京的「兩岸電影創作:人才與市場」論壇上,這項論壇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副理事長閻曉明主持,20多位與會的兩岸電影業者與學者否定了靠接地氣的說法,更有開明的大陸學者提出,「能在交流中保持呼吸感很重要」。
台灣電影人才輩出,價廉物美、肯負責、好溝通、有國際視野,是大陸電影界樂於雇用台灣導演、攝影、配音、演員…的原因。而同為華語發音,製作成本遠低於大陸片好幾倍的台片,偶有「小兵立大功」的票房佳作出現,例如<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令大陸觀眾驚艷,引領大陸爭相拍出他們的小清新電影。
<我的少女時代>擄獲大陸觀眾心;今年3月份在大陸上片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讓觀眾哭到休克送醫,大破台片在陸票房紀錄,創下9.5億人民幣的佳績,反觀大製作的台灣電影如<賽德克巴萊>卻在陸賣座不理想。
過去大家認為能否「接地氣」是致勝關鍵,而港台電影工作者也都以要長住大陸,以瞭解觀眾愛好與觀影習性,以「接地氣」為唯一法門。但上述台片在大陸票房成功案例卻都與「接地氣」無關,演員清一色在大陸之前並無知名度,反而是類型化做到極致,引人共鳴與驚嘆,才是致勝密碼。
大陸向好萊塢看齊
論資本與市場,中國大陸現在是電影大國,一切向好萊塢看齊,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指出,中國政府規畫電影的未來,兩年內的目標是要銀幕數由目前的6萬塊增長到8萬塊銀幕,要拍出百部過億票房的電影。不論觀影人口或片量,都要超越美國。遠程目標則是要增加國際影響力,打開海外市場。
以現況而言,大陸銀幕數已超過美國的4萬多塊甚多,以片量而言,大陸現在年產量近千部,能上院線的大約三分之一,好萊塢年產量約700多部,但論起全球電影市場的影響力,大陸自知尚差好萊塢電影一大截距離,因此曾為大陸廣電總局局長的張丕民呼籲同文、同根的港台電影界人才,一起攜手為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契機,拍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片。
台灣電影市場的規模一年約100多億台幣(3億多美金)的票房,在全球位居第15、16,台片在本土市場的市占率由2015年的11%已下滑到8~9%。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席李行說台灣電影人才輩出,但光滿足自我是不夠的,還要能滿足市場,要懂市場需要,先在票房上成功有機會拍下一部,再求自我表現。
台灣變成訓練班
中華民國電影基金會的董事長朱延平導演分析,台灣市場小,台灣電影十之八九賠錢,以製作成本來說台灣電影至少比大陸便宜3到4倍,但台灣電影企圖心較弱,大陸是重要的市場,最近<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為台灣電影打了一劑強心針,他估計這部電影成本約莫3千萬台幣左右,在大陸賣出9.5億人民幣(約43億台幣),創下台灣電影的最佳成績。
朱延平慨嘆台灣電影界好像成了大陸演員、導演訓練班,台灣捧紅的明星都到大陸發展,像彭于晏、金城武、趙又廷,他們身價暴漲,台灣電影反而用不起他們了。
這些年由李行導演領軍的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向陸方爭取,台灣電影在大陸視同其國產片不受配額限制,相對而言,台灣對於大陸片始終還維持著10部配額的限制,並非對等交流,這也是陸方的「讓利」,台灣在對等交流上還要努力。
不以票房為選片依據
兩邊電影市場規模懸殊,大陸學者尹鴻(清華大學教授兼澳門科技大學電影學院院長)對於台灣以抽籤決定陸片登台10部片的配額制頗不以為然,他指出這些抽中籤的陸片水準參差,以致在台灣賣相差。
尹鴻舉例台灣的人口和北京市差不多,但北京的年度票房約35億人民幣,台灣票房在25億人民幣,北京市民年觀影次數平均3.5次,台灣年觀影次數平均1.3次,可見有效電影供給不足。對於大陸電影而言,已完成了導演換代,新生代導演出頭,但台灣還沒有換代。
他建議,大陸電影年產量近千部,若取票房前百部中選10部,至少水準有一定保障,應該會比目前抽籤十部的作法要好。要培育華語片觀眾,兩岸要合作,文化融合,為大陸創造更大的品牌價值,也可以回餽影響台灣,推動促進華語片市場。
不以人口比擬
尹鴻以北京與台灣人口相比,引起台灣藝術片商海鵬負責人姚經玉的不滿,認為比擬並不恰當,應以兩岸首都與全中、全台的人口比例相比,較為相宜。
我這次是以數位新媒體3D協會理事長身份參與這次論壇,我是資深媒體人,辦過金馬獎、台北電影節,長期關注兩岸電影發展,我對於要以大陸票房前百名中選十進入台灣市場的建議並不認同。
例如以56億人民幣破華語片影史紀錄的陸片<戰狼2>,在台灣上片票房未見佳績,很多大陸賣座大片在台灣都滑鐵廬,甚至沒有超過百萬台幣,可見以票房做為選片依據,無助於兩岸交流。
但是如<大象席地而坐>得到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後,在台灣上片得到很多年輕人的認同,上映戲院不多,票房逾700萬,這部片子目前都尚未在大陸正式上映,兩岸應以優秀作品為交流依據,讓創意人才獲得肯定與更多資源。
引起人心共鳴
大陸近一年引進的很多好萊塢以外的電影,如泰國片<天才槍手>(台灣片名<模犯生>)、印度片<摔跤吧!爸爸>(台片名<我和我的冠軍女兒>),都在大陸叫好叫座,票房破億,這些題材內容都與「接地氣」無關,而是訴諸引人共鳴的題材。
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陳俊榮也指出,大陸已有片商投資200萬美金拍泰國電影,如果在泰國回收,進大陸市場就是多賺的,這也是看上泰國的電影創意人才,類型片做得好,不用考慮接地氣。
大陸青年導演張弛認為好的電影是否接地氣並不重要,大家看外國電影好萊塢電影,根本沒有接地氣的問題。最近有部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台片名<我想有個家>)在大陸賣座3.71億人民幣,口碑都非常好,黎巴嫩貧民窟底層的生活對大陸觀眾根本是很遙遠的生活,但是大家卻能有共鳴,跟接不接地氣一點關係沒有。
贏一定有理由,輸也有一定道理。好電影票房未必好,對於市場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台陸交流創雙贏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胡智鋒指出,兩岸要有共同企圖心,有效供給,更加開放。中華文化豐富,可以共享,共謀發展,未來大華語電影,需要國際人才、工匠型人才。台灣人才有其生活美學、專業精細度,可以未來以專項方式,在學術、產業多方發展。
台灣電影製作發展協會理事長吳高雄認為,兩岸交流切磋,可以創造雙贏。目前福建電影製片廠,就有邀台灣學校推荐人才去福建製片廠工作。(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