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稅制更動大企業與個人須掌握節稅訣竅(20190502財經論壇─聶建中、李述德、林火燈)

醒報編輯部 2019/05/21 10:29 點閱 178675 次

主持人:聶建中(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與談人:李述德(前財政部長)
林火燈(前證交所總經理、福邦證券董事長)
記錄與整理:項祖安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在台灣,五月份最重要的事,就是報稅。每到這個報稅季節,因與個人荷包息息相關,所以對部分人來講很頭痛。

在報稅季節,不管是對企業、企業主或者個人,如何能夠做到比較完善的節稅動作很重要,攸關各位的荷包多寡。今年有一些報稅的更改,也就是報稅制度有很大幅度的變化,先請林董事長分享?

課稅級距降低

林火燈:今年最大的變動大致上有五個項目。第一個項目是今年的稅率,跟去年相比,不論是各個級距還是最高的稅率,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最高的稅賦從去年的45%降到今年的40%。

問:是每一個級距都降低了?

林火燈:每一個級距都都有相當程度的降低。第二個是今年股利所得的扣繳,跟過去有很大的差別,今年股利扣繳基本上有兩個選擇,納稅義務人可以選擇分離,分離課稅率是28%,或者是併入所得。

第三個是今年的各種扣除額。譬如說,對於撫養的親屬,對於小孩子的幼兒的教育,那他的扣除額提高很多。另外,對於一些所謂的列舉,對納稅人來說不方便的話,也可以簡單用一個所有的基本生活費涵蓋。報納稅義務人家裡的撫養人數,每一個人是171000元。

國稅局提醒節稅

這個對於納稅義務人很有幫助,因為過去對於健保的保費支出,如果是要列舉,那麼所有健保支出的人,都要在同一個戶籍,今年也做一個豁免。我認為,現在的稅捐單位,其實是做得非常好。各位如果上網看,國稅局甚至主動都有提醒民眾,可以怎麼樣節稅。

這個就是政府的效能、服務的態度。我想請李部長說明,因為他以前在財稅單位,極力主張要便民,主動幫納稅義務人做這些節稅的動作,待會,可以請部長說明,股利所得今年的變更。

問:股利部分,這部分待會可能會需要花多一點時間跟聽眾說明。林董事長講得很清楚,今天不管這個稅率級距,甚至扣除額列舉都有很大的調整。甚至在你的福利列舉裡面,健保費用的一些變化,這個對大家都是一種福利。剛才林董事長提到,李部長非常的專業,非常關心稅制的問題。

剛剛講到效能與服務,我相信李部長應該也非常清楚。我想民眾都有避稅逃稅還有節稅的任務,當然節稅避稅逃稅,只要合法的都是對的。李部長是不是能給民眾做一些怎麼樣做得好的,能完美的節稅的一些建議。

稅制4個觀念

李述德:一般大家都知道依法納稅是義務,但是後面有很多基本的邏輯,或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這裡補充說明4點,依法納稅是義務、合法節稅是權力、主動退稅是責任、合理減免是策略,各位聽眾就是這4句話。

依法納稅是憲法規定,所以每個人依照法律的規定繳稅,天經地義。合法節稅是權利,政府為什麼給你各種的減免,政府是基於國家整體的考量,經濟的發展、社會的正義等各個面向的考量,所以做一些減免。同時,主動退稅是責任,經過稅法的一些規定及相關數據的合算,該補的該退的,都應該非常便捷。

主動退稅與民

尤其現在網路化的社會、資訊化的社會,數字計算就出來了。算出來之後不需要納稅人去拜託陳情,稽徵機關就應該主動退還給民眾,這是一個服務的項目。不管怎麼講,現在的社會,政府是服務大眾,大家都繳稅,政府就做應該做的事,就讓老百姓更便捷、更方便、更溫馨,所以尤其現在講求效率,這就是效率很重要的內涵。

現在大家比較關切的,就是合理的減免策略。現在賦稅的減免種類太多,所得稅法裡面的免稅扣除有16 到17項之多。包含地價稅、房屋稅、營業稅等上百項的減免。這只是財政部主管的稅法而已,還有各個部會、各個主管的法規裡面也有。

合理減免是策略

必要的話,法規也列了一些租稅的減免,裡面有各種政府為了社會公益、經濟發展、環保永續等目的,列了減免或是獎勵的一些措施。所以,合理減免是策略,是國家發展的策略、社會正義的策略,散佈在各個法規。所以這裏建議,我們應該對自身的權利應該要非常的了解。剛剛講依法納稅是義務,合法節稅是權利。

至於權利在哪裡呢?現在國稅局、財政部的網站都有非常精簡的一些說明,剛才林董事長提到的健保的問題、股利所得的問題,都有很簡潔的說明。只要了解這些東西,按照國稅局幫你匯總的課稅資料之後,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資料,就可以讓你的租稅負擔最低、最合理。

問:李部長對中華民國台灣的稅法稅制的貢獻非常之大,所以非常清楚。那對於各種剛剛所講的,甚至不管是個人的、企業的或者各種不同產業的減免都非常清楚。這裡有分兩個,一個是企業減稅,很多為了國家發展的減免,還有一些是為了個人。

今年的個人節稅真的覺得節稅非常多,但能不能讓人民開心,能夠讓大家很開心的多消費,讓台灣能夠更朝正面發展。不過,企業十分重要,因為剛才林董事長提到的部分,大部分是個人,不管是扣除額、列舉額,這些都是個人的項目。

但是因為企業賺錢,發了股利,所以當你股利兩極化,現在能併入所得稅,這部分屬於分離課稅。請林董事長補充。

修改股利所得課稅

林火燈:股利所得課稅這件事,嚴格講起來,是會有一些爭議。因為企業的盈餘其實已經繳稅,然後分配回到個人的時候,股利所得又再去刻意課一次稅。更何況,過去在台灣的市場裡,大家常常在討論公司除權除息的結果,到底能不能填權填息。

在過去幾年,其實是有討論的空間。所以我記得那時候,跟李部長一起在交易所的時候,針對這個問題有很多的討論如果要鼓勵大家去投資企業,讓這個企業壯大規模,可以重新規定股利所得課稅辦法。今年我們終於看到了。

現在有兩個選擇。如果對於整年所得是屬於高所得,超過30%的人,就可以選擇分離課稅,課28%稅率。但是非高所得族群,他適合把他的股利所得併到他的年所得。那併到年所得之後,我們政府又允許股利所得的8.5%可以從所得扣掉。這個最高額度是8萬元。這個方法對證券市場是正面,對這個投資人來說也是正面影響。

問:不管是李前部長或者我們林董事長,都跟各位說明有關企業或個人的一些稅法,以及如何節稅的重點。網路上現在有非常多資訊可以收集,那麼,當個人要
開始去報稅的時候,務必還是要注意,多蒐集一些資訊研讀一下。有時候一些瑣碎的細節還是蠻重要的,我們說開源要賺錢,還有節流也很重要。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剛才討論到今年稅制有很大的改革,有投資方面的股利的「分離課制稅」或「併裡所得稅」,還有很多其他的改革。我相信,今年不管從「扣除額」或「列舉額」都有很大的節稅空間,對民眾是一項福利。

我自己也感受到,因為我有蠻小的小孩,今年光是小孩的2.5萬,就急遽拉升到12萬,這9.5萬是很大的差異,而且我有兩個孩子,這樣就差了19萬,我也因此被納入以小孩來減免的級距當中,所以我相信這樣的福利應該很多人都可以感同身受。

那麼這樣的稅制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從民眾來說應該都覺得不錯,可是如果稅收級距增加,那麼政府未來的財源減少怎麼辦?政府要從哪裡籌資?這個當然還是會有疑慮。

請教李部長,這種全民受惠、大家都有不錯的節稅空間下,對民眾當然不錯,但對國家稅收則有問題,政府的考量到底是以什麼出發點?

稅收增增減減

李述德:這點是大家比較質疑的,但是政府看的角度跟納稅人是不一樣的,政府是看整體的、長期的,就以這次所得稅的一些調整來看,事實上它是有許多配套的。

像剛剛提到營業所得稅從17%變成20%、「遺贈稅」從10%變成20%,所以就有空間來做所得稅的調整。賦稅制度的改革,是幾個稅同時來考慮,有增有減的,因此基本上對稅收是沒什麼影響,但是它產生的綜效,對經濟發展的潛力、對社會正義的落實、甚至對環保永續的發展都有一些助益,所以這是國家政府是考量整體、長遠的,這是第一點。

政府考量宏觀整體

就個人的角度來講,假設一個人今天只繳所得稅,可能就降了很多,那另一個人如果交遺產稅,就增加很多,這些增增減減,就會對稅收產生最小的影響,這是從納稅義務人、個別稅務的角度來看。

但不管怎麼講,政府是為大家服務的,老百姓繳稅給政府,讓政府做各種政務的推展,從最基本的馬路、交通、各種面向都需要稅收,所以政府一定是考慮支出的需求來安排付稅的負擔,然後再分配到各個稅目,是一個宏觀的、整體的考量。

問:李部長講得非常有道理,從民眾的角度看,個別的稅賦好像的確是減少了,有很大的節稅空間。

李述德:而且這是合法的,這是政府本身的目的。

問:李部長講得很清楚,它是一個全方位的考量,就是一個配套,像如果是企業主,它的賦稅可能從17%增加到20%,這是不容小看的,整個台灣的產業加起來可能就是彌補了綜合所得稅減少的部分。

當然人民可能就開心了,不過有些企業可能在生存邊緣,利潤空間有限,假設對公司提升了稅收,尤其我們台灣又是以中小企業起家,那有些就會退場,這樣怎麼辦?

須有完整配套措施

李述德:所以每個稅目的調整都會牽涉到各個細節的部份。在營業所得稅裡,有大企業、中小企業,我們中華民國大概有140萬家營利事業,每家的經營規模、營利的條件通通不一樣,假設你只看一個17%的稅率調升到20%,當然對中小企業影響會比較大,所以後面也有一些配套措施,像未分配盈餘的調整、投資抵減的項目,這樣一個多方的配套措施,可以盡量降低對中小企業的影響,但是也要鼓勵大企業的累積資金。

所以我們常講,政府做任何事情,是比較宏觀、多元的,但是個別來講,也許是獲利、也許是受損,那就要做不同的配套措施來因應。

問:所以李部長認為今年稅改制度的配套算是不錯的嗎?

多方接受的制度

李述德:這種賦稅制度的調整,一定是因應客觀環境的需要,每個人不一樣,當然感受就會不一樣,所以政府為難的地方在於,贊成改革的人、獲得利益後大概也不會特別感謝政府,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受到負面影響的人,當然就會希望政府給更多的協助,我想這是必然。

所以在社會科學裡面,政府只能做一個多方可以接受、但不見得讓全體百分之百滿意的事。這個就要透過立法院、民主程序的共同決議來實踐。

問:意思是,不管怎麼稅改,一定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所以這也沒有好或壞,民眾就自己去感受。

林董事長現在是在企業界、在證券業界。以您來看,政府對企業賦稅制度的改變,您有沒有什麼想法?

林火燈:我先呼應剛剛李部長所提的,我覺得稅制在台灣相對是一個很複雜的結構,所以我們如果從單一個項目去看,也許個人會有不同的角度,可是如果從整體的稅收制度來看,我倒寧可認為,其實台灣過去幾十年的賦稅制度運作是非常的成熟、穩健,我們稅務人員的素質也很好,一般民眾的報稅也非常方便。

至於您剛剛提到的,如果是幼兒的話,從兩萬5到12萬的扣除這方面,其實會訂這樣的一個項目、級距,背後反映的就是一個策略,因為少子化幾乎已經是國安危機了,那如何透過稅制讓大家比較願意養育幼兒會非常重要。

稅制背後的意涵

那企業也是一樣,政府訂一些稅的優惠項目,其實帶著很多目的。好比說如果企業是25人以下的小公司、員工薪資不超過5萬,那員工健康的保險,政府就願意給抵稅,就是鼓勵小公司優先照顧員工。

另外,像我們去買高效能的設備,也會給予稅的優惠,就是鼓勵企業轉型升級。又好比軟體的研發也可以抵稅,就是希望台灣走向服務業、軟體方面,而非硬體為主。

所以,我覺得,任何一個稅目,它背後都有滿深的含意。要評斷台灣整體的稅制如何,從單一的項目去看可能會必較偏頗,應該還是要從整體去看。

主持人:對!我相信兩位財經專家都講得非常清楚。民眾可能感受到很大的節稅空間,福利增加不小,但是企業主可能會因為稅收的增加而產生怨言,但整體的考量是很重要的。

我想我們談兩個部分,一個是,如果今年要報稅,會有不錯的節稅空間。還有一個部分就是,國家的配套措施應該要做好,這樣國家的發展才能繼續向前。

五月已經到了,大家要記得報稅有一個月的時間,從5月1日到5月底。如果還沒報的話,一定要趕快開始準備。希望大家都可以達到不錯的節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