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後,紅、藍、綠三個政黨(中共、國民黨、民進黨)對「九二共識」各有不同解讀,在沒有獲致新共識之前,兩岸要建立互信和協商機制恐都力有未逮。
一中各表的濫觴
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大會中表示,『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只承認「九二歷史事實」,並呼籲台灣所有政黨「拒絕一國兩制」,不要再講「九二共識」;吳敦義則不斷重申九二共識的歷史,以「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是對於它的涵義,雙方同意用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界定「九二共識」。
還原歷史,1992年海峽交流基金會與大陸海協會代表在香港進行事務性協商。北京當局要求台灣必須接受「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一中原則」。海基會去函海協會,表達將以國統會通過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作為表述的方式,即「中共認為『一個中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我方則認為『一個中國』應指中華民國,此為「一中各表」的濫觴。
香港的失敗經驗
1997年,鄧小平以「一國兩制」處理香港回歸中國後的治理問題,「馬照跑、舞照跳」50年不變的保證,歷經2014年「佔領中環」運動、2016年立法會議員選舉風波以及2017年特首「假普選」,香港的民主選舉已蕩然無存,所剩的僅有共產主義的專制。試問,對民主選舉習以為常的台灣人民而言,會接受香港實施「一國兩制」的失敗經驗?答案顯已呼之欲出。
台灣長期自陷於統獨意識之爭,內耗不斷、停滯不前,曾經以經濟奇蹟為傲的「亞洲四小龍」年代已不復見。反觀中國,在「韜光養晦」「改革開放」之後,以經濟實力,強推「強軍建軍」之策,佐以「一帶一路」的國際戰略,影響力正擴大中。經濟、軍事的彼長我消,台灣的未來不能寄望於國際社會奧援,而須思考「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的反制之道。
不要懷疑雙方決心
韓國瑜對習近平談話回應:「不要懷疑共產黨統一台灣的決心」和「不要懷疑台灣人民追求自由民主的決心」並沒有錯。前者自毛澤東以降,不論是「血洗台灣」或「和平統一」,正是歷代中國領導人的命定,不論兩岸是處於軍事衝突、對峙或是政治對立時期,因此,台灣絕不能對中國領導人統一台灣的野心有任何錯誤的認知或解讀。後者則是台灣人民自黨外民主運動時期,對威權體制展現追求民主自由的總體現,直至今日。
「一國兩制」始終不被台灣多數民眾接受,只是過去「九二共識」存在著「一中各表」的模糊性,提供兩岸溝通交流的空間。如今,習近平的「九二共識」,蔡英文不接受的情況下,兩岸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模糊空間已撤,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如何求同存異,已成為主政者無可迴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