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許嘉琪台北報導】「每小時就會多1個孩子身陷暴力環境中!」家扶基金會18日公布「2018年度十大兒保新聞」,發現幼兒受虐的比例逐年攀升。而「網路爆料」也開始成為舉發的重要來源,但警政署表示,網路爆料易造成個資外洩,也易因資料不完整影響追查,呼籲民眾盡量以電話通報。家扶基金會也推動「兒保好鄰居」,號召店家加入社會安全網。
今年入選的十大新聞中,就有7則受害者是6歲以下的幼兒,包括「3歲幼童因父施虐,餓到撿糞充飢」、「爺奶凍死,兩歲孫伴屍兩天」等案件,另外「身體傷害致死」的類型有4則,「性侵」2則、「疏忽照顧」、「殺子自殺」、「兒少自殺」、「政策」類型各1則。
「幼童受虐比例逐年增加,」家扶基金會社會工作處處長周大堯說,105年的兒保相關新聞有156則,去年180則,而今年增長到了241則。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9,000名孩子受虐,平均每小時就會多1個孩子身陷危險環境。其中,6歲以下的幼兒受虐比例更大幅攀升,從2012年的20.88%,攀升到2017年的31.87%。
家幾乎是兒童全部的生活空間,傷害他們的也往往是家人。有將近一半(47.83%)的施虐者是家庭成員。根據衛福部分析,「缺乏親職教育知識」、「情緒不穩」、「習於體罰或不當管教」是造成施虐的前三大原因。周大堯表示,現代家庭組成日漸多元,很多成員在家庭重組過程,未做好照顧者的準備,呼籲政府,讓「孩童的照顧者」也成為受協助的對象,獲得適當的教導資源。
另外,「網路爆料」也逐漸成為舉發的重要來源。對於這個現象,警政署婦幼安全科科長陳玲君表示,社群po文資訊常不完整,可能增加警員追查困難;加上,民眾若忽略個資保護,讓孩子的照片在網路上流竄,會造成更多傷害;也常見撰文加油添醋的情形。因此,警政署呼籲民眾,一旦發現疑似受虐案件,仍應善用110、113通報系統,而非網路爆料。
除了個人通報,家扶基金會推動「兒保好鄰居」,希望打造更密集的社會安全網。「兒保好鄰居」提倡將營業據點打造成「通報站」,主動關懷兒童並提供必要協助,目前全台已有2,773間店家響應。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呼籲政府,強化醫療、警政、社政、法政,以及各縣市的橫向連結,因應抗拒訪視、遷徙不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