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部,誰的地?(20181104 國家地理雜誌)

邱慕天 2018/11/04 19:14 點閱 6590 次

美國西部,誰的地?
The Battle for The American West

在美國猶他州一個箱形峽谷深處的「熊耳國家紀念碑」處、砂岩懸崖有一個陡峭的洞穴。1893年西部探險家理查德•韋瑟里爾發現了這個史前美洲原住民的穴居遺址。在洞穴牆壁表面,是至少存在千年的石刻。再往更深處的岩層考掘,則是有2、3千年歷史的古印地安「編籃者文化」遺骸。於是我們要問一個問題:這片土地是屬誰的?

《國家地理雜誌》介紹,熊耳國家紀念碑近來成為美國文化爭論的重要象徵戰場。美國國會在1906年通過《古物法》,用豎立紀念碑的方式保存美洲原住民文物遺址;土地屬於聯邦公財產,除了核可的科學研究外,任何人都禁止進入考掘和破壞。但《古物法》的遺跡劃分和指定權為總統獨有,不需通過國會,也成為問題所在。

國家公園的誕生

自美國政府從土著部落手中奪地以來,西部領土一直是激烈爭議的主題。以發展為名,將「自由之地」轉讓給自耕農、鐵道、牲畜大亨和採礦集團;一度「過度開發」的風氣,直到南北戰爭後的1870年代才猛然反轉,並開始誕生「公共土地」和「國家公園」的概念:1872年格蘭特總統簽署創建了黃石國家公園、1891年美國設林務局,管轄全國近6億畝的林地…

只是,環保意識的抬頭,也可能演變成過激的「環保恐怖主義」和「大政府控制」。柯林頓和歐巴馬主政時代,分別劃設了許多新的保護區與紀念碑。但當地人卻直言,「國家紀念碑不一定帶來更多保護,反倒肯定帶來了更多的觀光客」。熊耳北方120公里的摩押就是例子:露營車、霓虹燈、喧囂的音樂在此留下文明的塵沙。

觀光vs.開發vs.保育

「自然資源就業機會消失了。」另一名當地業主抱怨。當地舊有的礦業、林業、畜牧業,因為土地被政府劃入保育區管理,因此衰竭凋零;而那些觀光旅遊則是看天吃飯,淡季旺季一翻兩瞪眼。埃斯卡蘭特在1940年「立碑」之前一度有上千居民進駐,但現在它冬天全鎮的外食只剩下一間加油站內的潛艇堡;鎮上高中一半同學直接隨著父母離開。

2016年12月,因為認定氣候變遷致使物種遷移,歐巴馬一舉將熊耳國家紀念碑擴大到135萬畝。但川普上任後旋即認為這是錯誤政策,又將「熊耳」一口氣砍回20萬畝,並且釋出其中66萬畝地給予礦業開發。這是歷史、人口、經濟多方面的折衝。長老抗議、青年不滿,當代的困難,長眠地底的先人卻靜默無聲。讓時間沈澱土地的紛擾,並告訴你我,這地是誰的?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magazine/2018/11/battle-for-the-american-west-bears-ears-national-monument/

延伸閱讀:
William Cronon. Under an Open Sky: Rethinking America's Western Past,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