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邱慕天綜合報導】在今年元旦的凌晨2點39分,一場規模4.4的地震將北加州灣區的數百萬居民從跨年後的沉睡中搖醒。別看震度規模不大,這是一場只有8英里深的淺層地震,位於柏克萊東南方2英里處的沃德斷層地牛翻身,幾百萬人輾轉反側。
因此從沙加緬度到聖荷西,只有4名幸運兒搶得先機,在地動山搖之前就收到警告通知。就像台灣206強震時,有人數秒前收到預警、有人震後才被通知、有人完全沒受通知,北加4人得到預警短訊的反應秒數也不一致,分別是震前27、27、5、2秒。他們使用的是仍在測試版本的手機軟體「地震警報」。
地震波有時間差
地震警報為什麼會有時間差?原來「地震來了」並非是那一刻腳下的地殼在震,而是「地震波」從源頭蔓延到我們腳下的地表,才讓我們感受到搖晃,所以地震真正的時間點需要再往前推。
地震發生時,地震波根據振動方式會傳遞出P波(初達波)、S波(剪力波)及表面波。由於真正震幅大、對房屋結構破壞性強的剪力波傳遞速度只有每秒3到4公里,慢於初達波的6到7公里。透過在地表設立地震儀,偵測並判讀初達波,就能夠在剪力波抵達前發出警報,爭取逃生黃金時間。按照速率推測,每遠離震央3公里,就能多出1秒的預警。
零效益的預警
但反過來說,離震央愈近、愈是高危的斷層帶居民,「地震預警」就顯得愈像雞肋。由於處理地震資料和推送訊息平均約需18到20秒, S/P波時間差的預警對於震央周圍50公里的人而言,等於「零效益」;這些「盲區」居民卻又是最需要在大地震時及時逃難的人。墨西哥與日本已是世界地震警報最成熟的國家,但墨國自治大學教授蘇瑞斯表示,耐震建築才是保命之道!
唯有耐震建築,才能發揮地震預警真正的功效。網路雜誌《連線》指出,北加州柏克萊、奧克蘭、海沃德等幾個人口稠密的城市坐落在危險的地震帶之上,被判定每「80至160年」就會發生一次毀滅性強震,而上一次芮氏6.8強震撕裂斷層吞噬30條人命時,已是1868年、整整150年前。該州正為這個「結構性定時炸彈」進行「拆彈作業」。
預警短訊助逃生
其中,強震即時警報已應用於舊金山的BART電車這類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的及時減速,未來還將用在電梯自動停止、天然氣自動降壓等措施,避免地震引發的翻車、纜線斷裂、管線破裂氣爆的火警等災害。
此外,密集的地震儀佈署,能夠幫助「地震警報」更準確地判定「大略震度」。有時「毀滅性」的剪力震波是在初震的10多秒或30秒後而來,在「盲區」民眾無法判斷是大震小震、該繼續上網還是該逃之際,預警短訊就能夠用於輔助「逃生決定」,從而也能救到許多震區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