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入聯路崎嶇 軟實力可闢蹊徑

鄭羿菲 2017/09/10 15:11 點閱 16538 次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指出,前瞻建設中多項建設都與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環環相扣,未來可透過這些落實的軟實力,向國際社會倡導不能少了台灣。(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指出,前瞻建設中多項建設都與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環環相扣,未來可透過這些落實的軟實力,向國際社會倡導不能少了台灣。(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針對台灣加入聯合國屢經挫折,師大政治所教授范世平10日在座談會上強調,「聯合國轉往談論人權、環境權的『永續發展目標』會是入聯策略機會,我們可運用軟實力讓世界知道台灣的貢獻非常重要。」民進黨立委林靜儀說,「當國際語言轉向永續發展,台灣也必須跟上腳步,前瞻建設中多項計畫都有關聯,如軌道建設就跟就業與經濟成長、工業基礎建設等相關。」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建議,除了建設軟實力外,負責對國際發聲的外交部也應加強宣傳台灣在17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努力。媒體問及如何爭取中國大陸的盟友為台灣發聲入聯?范世平認為,軟實力會讓世界看見台灣,也會讓對岸民眾會看見台灣對中國大陸不是危害,甚至能提供益處,以長期來看入聯機會將越來越大。

接軌國際議題

台灣歷年來在推動加入聯合國的行動上遭受中國大陸打壓,對於台灣主權的期待如何面對現實困境,學者建議可以讓「軟實力」成為台灣的工具,范世平10日在「推動我國達成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座談會上樂觀地表示,「SDGs會是台灣入聯另闢蹊徑的藍海策略,當聯合國的角度已從政治轉變為人權、環境權時,台灣能夠在這些議題上凸顯自己並非只是小國。」

林靜儀指出,台灣要入聯、爭取國際曝光率,必須使用「國際語言」,而國際上正在闡述的語言就是SDGs,台灣必須思考在這17項指標中可以做什麼樣的工作,包括消除貧窮、提供可負擔的穩定能源、就業成長、永續城市、與氣候行動等,「讓國際知道台灣可以在許多議題上幫助其他國家,任何組織沒有台灣會是很可惜、荒謬的一件事。」

前瞻建設與之相關

「在前瞻基礎建設中,許多項目就攸關SDGs。」林靜儀進一步表示,軌道建設扣連了就業與經濟成長、工業基礎建設、永續建設;水環境建設扣連淨水與衛生、海洋生態;綠能建設則是可負擔能源、氣候行動等。她認為,與其採取過去「你們對不起我們」的角度控訴中國大陸與聯合國,不如在SDGs議題上讓國際社會看見台灣可以成為國際社會的夥伴。

陳世民也表示,隨著聯合國正式啟動17項「以人為本」的SDGs,台灣若在這17項指標中做出成績,就能夠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也可採「以人為本」的角度要求台灣是整個地球的公民之一,國際社會就可能會有更多成員國認為不應該忽視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