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邱慕天特稿】「死硬獨派的市長」成了台獨派總統蔡英文的新閣揆?這是《法新社》5日報導的開場白,由台灣背景《法新社》圖像記者寫的。同一時間,以這則報導為底本的翻譯新聞已經銷遍了歐陸的德語世界。這篇用詞角度失準的報導,反映了一般人對邊陲國度易有的單薄印象;解析這些新聞產製的過程,一場話語權的博弈也就此展開。
國際政治的套路分析
上月30日《紐約時報》譯者(Interpreter)專欄出了一篇文章〈用解析他國事務的方式,我們會怎麼看美國的阿富汗政策?〉,要讀者試想自己是一位外國涉美事務分析師。你的任務是解釋為什麼白宮在本週之中決定加碼送出數千名(這是個毫不足以改變戰局現況的數字)步兵到阿富汗。
若按照美國涉外分析師的常用套路,你可以說:「這決策反映了華府基要主義份子與自由派在野勢力的宗派內鬥」(這是我們看敘利亞、沙烏地的方式);或是「老美癡迷重啟封建時代的帝國餘暉」(這是我們看俄羅斯、中國、或甚至法國的方式);甚而可以說:「這是一位非理性的狂人總統所下的決策」(這是我們解讀北韓的方式)。
這些解釋的共同問題,在於它們把國家政策視為由單一因素的決定論,而被貼上某某政黨、某某宗派支持者標籤後,我們要分析的那群人,成了只會一種單線思維的「鐵板一塊」。
各大報重責台灣
最近蔡政府以賴清德替換林全行政院長,台灣再度得到世界各主要通訊社的報導垂青。然而很不幸地,遍及德語世界的報導中,卻全部引述自《法新社》的攝影記者一個解讀版本:Laut Umfragen unterstützen nur noch 30 Prozent der Taiwaner ihren strikten Kurs der Unabhängigkeit, der zu weiteren Spannungen mit Peking geführt hat. 這段話說到,剩下30%的台灣人(支持蔡英文)走嚴格的獨立路線,因這路線加劇了與北京當局的緊張關係。
這段報導在《奧地利廣播集團》傳用的版本,為台灣的「留德華」教授李忠憲注意到,隨後擴散引起了在奧地利定居的台灣朋友去國營的《奧廣》質疑、糾正。原因很明顯地,雖然在2016年總統大選時最後有「國旗因素」為蔡催票,但蔡英文就任近一年半來絕難以與「嚴格的台獨路線」等同。把閣揆換人的事件,連結到蔡的民調、再連結到北京/統獨因素,完全是國際上一貫「涉外分析」所使用的膚淺、單一歸因:
中國因素是唯一話題?
如果對於敘利亞、沙烏地只有一件事重要(「遜尼派」與「什葉派對抗」),那麼北韓也只有一件事重要(「金正恩的精神正常指數」);最後自然有關台灣政治議題的分析或報導,只有一件事是外國人、歐洲人看得下去的:統派與獨派路線的對抗。
透過台灣朋友去信關切,《奧廣》微調了內文,包含將末段小標由「台獨路線失去認同(Kurs der Unabhängigkeit verliert an Zustimmung)」修改為「總統民意滑落(Präsidentin verliert an Beliebtheit)」。
然而就「林下賴上」一則新聞,《法新社》「剩下3成台灣人支持蔡嚴格台獨路線」的德語文字版本,依然遍及於《瑞士商報》(這是有156年歷史的知名瑞士財經週報)、《奧地利標準報》(這是奧地利嚴肅的全國性日報閱讀率最廣的一份)、《德國明鏡周刊》(德國第一流水準的政治雜誌)…等質報。
圖說:在與「明獨路線」對照下,賴清德的新潮流閣揆被自由台灣黨蔡丁貴教授稱為「中華風向派」。然而《瑞士商報》採用《法新社》報導並在副標形容賴清德為「堅決的倡獨人士」,顯未能折射出台灣政局較為細膩的真實光譜。(photo by《瑞士商報》)
亞太記者隻手遮天
現代報業發源的歐美,儘管一般都有一套較為嚴謹的編輯台手冊,但對於遙遠或邊陲位置的國際事務報導,往往也只是便宜行事或依循簡單而扁平的思維習慣。各國傳媒對於沒有能力投射駐外記者的地區,都以直接採購通訊社的新聞為主;從而這些屈指叫得出名、任職通訊社的亞太事務記者,就有能力隻手攪動歐美常民對於台灣事務的吸收理解。
與《法新社》齊名的通訊社《美聯社》另一篇報導也是極力著重於賴清德的兩岸政策立場、對更為決定性的台灣內政角力則著墨有限。但同樣地,這篇《美聯社》報導原封不動見諸於《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還有族繁不及備載的地區英文報。(此報導已是出自於駐台北的美籍自由通訊記者。)
邊陲國家失落話語權
當美國人向內看時,他們當然知道,這第N次再對阿富汗增兵的背後涉及複雜的因素。他們知道不論是歐巴馬或川普的決定都得受到國會盟友、對手的掣肘;區域均勢、國際盟友的心態、專業軍事判斷,以及塔利班、喀布爾等政治圖騰在國內代表的意義…,也都是一項政策決定背後的考量。只是到了國際,獨獨美國在得以真面目示人;台灣人卻不幸被化約為只能被動回應中國因素的一群人。
這是英語和美國強勢新聞力量的現實。在「林下賴上」之際,筆者一位北美政治學博士朋友在臉書上表示,自己在史丹佛大學辦的台灣政治研討會上,聽到一些與會學者認為賴清德想上元首大位「應該去新北市光榮選輸再因有功而當副總統,而不是因為反一例一休或為了壯大新潮流而去當閣揆」;「畢竟台灣…從沒幾個想往上爬的人當完閣揆還能善終的。」只是這些有趣視角,在美國似乎也就止於這教室空間中了。
這位朋友過去曾聯合其他留美台灣年輕人,合寫一篇台灣人國族認同報告,費盡辛苦登上《華郵》Monkey Cage專欄,但初始標題仍然被對方編輯片面定奪,化約為美國讀者易於接受的扁平語言框架中,幾人多番抗議才在幾天後換來折衷的新標題。
我國民主應精準解讀
臉書的另一頭,一位德州奧斯汀大學亞洲研究博士生,正以新任「北美台灣研究學會」(NATSA)會長的名義急切徵文,要徵的是「比較式」的文章,透過來年在北美舉辦NATSA年會發表,在學術界激盪出「台灣經驗被忽視的獨特脈絡」。
《經濟學人》上一期封面故事為〈政治伊斯蘭的謎題〉。台灣人可輕易將之標為「他國事務」而棄讀;但文中卻特別提名台灣和南韓,將我們的民主視為一種「以繁榮穩定的市場經濟為先,支持國家不流血的體制變革」的成功經驗,好對照突尼西亞、摩洛哥、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伊朗等產業民營化不足、高度倚賴初級原物料出口的褓姆政府狀態。
2年前筆者在北美研討會發表以台灣為研究主題的學術論文,文中僅提到「太陽花運動」後形成了參與體制內民主的「第三勢力」政黨力量,而香港的「雨傘運動」卻沒有如願爭取到民主,而且導向更進一步對參與體制的絕望。知道「雨傘運動」卻對「太陽花」一無所知的與會學者對這一段話表示高度興趣,連連讚評和追問;連後續的期刊審委,也就此段建議我擴充出一篇「比較研究」來。
圖說:當《經濟學人》將台灣經驗引作為伊斯蘭政治體制往民主轉型的參照,這一點想要把台灣推向國際的同胞知道嗎?(photo by 《經濟學人》)
話語權爭奪戰
這些在在顯示了「讓世界對台灣好奇學習」、「讓台灣經驗有人聽」,是一場話語權的作戰;而話語權的作戰就需要台灣與各國經驗「追對廝殺」的比較論述──直到找到「台灣經驗」得作為典範(paradigm)或異例(anomaly)參與我們探究世界歷史或理解人類經驗獨特點。
同時,在世界各個小國都遭受類似的話語權困境下,台灣當然更需努力吸收和留意德語、法語、阿語、西語、俄語、土語等不同來源,找到能貼近在地脈絡複雜性的報導,建立我們立體的「土耳其想像」、「烏克蘭想像」、「阿拉伯想像」。
至於那些受每年N億公帑補助的我國官媒,是否要對台灣的國際話語權,提出一些戰略計畫,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畢竟,除了努力研究台灣的留學生們,我們還可以繼續仰賴海外的台僑,一人一信零星施壓那些採購了通訊社出廠報導的媒體,以對抗他們難得一見、卻永遠只有扁平思維的台灣新聞,假裝它們並非在歐洲乏人問津。
圖說:國家社群的集體行為只有單一歸因嗎?我們知道不是,卻常落入刻板的歸因謬誤。打開國際觀的開始,是平等看待對方是與我們一樣有複雜情感思考的人。(photo by Wikiemedia)
註:《法新社》有關換閣的5日英文報導庫存頁檔仍可搜尋檢閱,但其德語編譯版本則限定新聞採購單位才能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