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內閣要拚經濟 提振民間消費是關鍵(彭蕙仙 )

彭蕙仙 2017/09/07 19:13 點閱 916 次
物價上漲等於民眾的實質可支配所得減少,消費便會轉為遲疑;近年來,台灣內需不振,正是造成經濟成長低盪的主要原因。(photo by pixabay)
物價上漲等於民眾的實質可支配所得減少,消費便會轉為遲疑;近年來,台灣內需不振,正是造成經濟成長低盪的主要原因。(photo by pixabay)

行政院長賴清德7日走馬上任,拚經濟是新內閣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台灣出口暢旺,已連續11個月正成長,而股市也創下連續站上萬點最長的時間,然而,消費者的信心卻未明顯回升,經濟明顯呈現「外熱內溫」、甚至「外熱內冷」的現象,這也是2017、2018經濟成長率無法有效提升的主要因素。

物價上漲民眾有感

另一方面,根據主計總處新近發布的資料,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0.96%,整體物價看似平穩,然17項重要的民生物資的價格則平均上漲了2.19%,創下個近30個月以來的新高紀錄,這類物資一旦價格上漲,民眾往往「非常有感」,而中秋節又即將來臨,是否會帶動物價出現新一波的上揚,賴內閣必須嚴密觀察。

物價上漲等於民眾的實質可支配所得減少,消費便會轉為遲疑;近年來,台灣內需不振,正是造成經濟成長低盪的主要原因。國內消費約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6成左右,如果消費成長6%,那麼就可以給經濟成長帶來3.6%的貢獻。

內需不足消費力低

但是由於內需力道不足,主計處估計106年民間消費的成長率僅1.75%左右,換算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僅1.05%左右,如此一來,台灣的整體經濟成長率當然很難有亮麗的表現。

綜合各個機構的預測,2017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約為2.14%,2018年為2.15%。蔡英文政府前瞻計畫和預算非過不可的理由之一,就是在民間消費不足的情況下,期望透過擴大公共支出帶動GDP的成長,這是標準凱因斯學派的思維。

不過,根據主計處的研究顯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原始版本8年8800億元,平均每年可以為 GDP創造0.1個百分點的成長,其實成效並不算太顯著。

前瞻引更多外勞?

更何況如今前瞻計畫的規模已經減半,且分年編列,第一期通過1089億元,前膽計畫被切割後,拉動GDP成長的幅度會受到多大的影響,還有待評估,合理推測,貢獻度會降低。

更值得注意的是,前瞻計畫中,軌道建設佔了將近一半,眾所皆知,國人多不願從事這類極度辛勞的工作,最終前膽計畫恐怕只會引進更多的外勞。因此,前膽無法創造太多國內的就業機會,就業機會如果無法明顯增加,消費就很難增加。如此一來,台灣的經濟問題還是無法跳脫前述的框架。

公共部門擴大投資的目的是為了起示範作用,期望藉此帶動民間投資,並進而擴大民間消費,產生正面循環。尤其是,台灣民間並非沒有資金,只是投資意願低落,要不是外流(2016年金融帳淨流出650億美元),就是閒置,目前銀行存款有將近三分一、也就是大約10兆元,閒置在金融機構裡、貸放不出去。

前膽計畫本來的預期目標是促成民間投資1.7兆元,同樣的,現在在切半且分年編列之下,賴內閣應重新預估帶動民間投資的效益。

「綠電」亂象叢生

特別是,原先的預估值中,綠電帶動的民間投資額高達1.4兆,但是綠電已出現各種問題,如風電因環保疑慮引發強大民怨,幾乎寸步難行,農地種電亂象叢生,監察院已針對農委會、經濟部和經濟部能源局,提出糾正。換言之,綠電能否如期推動、能帶動多少民間投資,其實充滿變數。

如何刺激民間消費、促進經濟成長,將是閣揆賴清德無可迴避的挑戰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