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覓媒體人才 專家:建設性與使命感

譚有勝 2017/09/01 21:10 點閱 18407 次
前公視董事長1日在「次世代媒體人才傳承」座談會上表示,媒體必須去做建設性新聞。(photo by 洪榮成)
前公視董事長1日在「次世代媒體人才傳承」座談會上表示,媒體必須去做建設性新聞。(photo by 洪榮成)

【台灣醒報記者譚有勝台北報導】次世代新媒體鬆動了資訊平台,讓民眾自己架設新聞台當「網紅、實況主、寫手」,發表評論和看法。前公視董事長邵玉銘提醒,媒體必須從事建設性新聞報導;台灣大學新聞所教授林照真指出,每個人都要做一個負責任的閱聽人,懂得篩選好新聞;天下雜誌總編輯吳琬瑜認為,媒體不能只透過流量賺取廣告費,也當推廣知識的價值。台灣醒報社長林意玲社長說,好的媒體人才要有品格、技能、使命感與判斷力。

新聞記者在職場滿意度排名裡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新媒體不但帶動產業轉型,更鬆動了次世代資訊平台的結構。隨著網軍、實況主,眾多「新媒體人」出現,傳統的媒體卻在收視與閱聽率上衰退。台灣醒報特別在九月1日記者節、醒報9周年慶當天舉辦「次世代媒體人才傳承」座談會,邀請請學界、新媒體、傳統媒體的專家分享次世代媒體人才面臨的障礙與出路。

關鍵在建設性新聞

前公視董事長邵玉銘感慨「媒體在台灣已經成了社會亂源」,雖然台灣的媒體在報導新聞,但其實很多時候都在批判,對社會沒有任何建設性。記者在全球職場滿意度排名上「名落孫山」,關鍵的問題是沒有報導「建設性新聞」。

他指出,賈伯斯曾說,這個時代面對的問題「不是自由和保守的鬥爭,而是建設性與破壞性」。邵玉銘表示,新聞不但要報導正面與負面的新聞,更應該針對公共問題,向讀者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他強調,媒體必須是一個辯論的平台,「你可以沒有立場,但一定要提供公共的討論平台。」讓各方面的觀點都可以在媒體平台上討論。

媒體要重視閱聽人

台灣大學新聞所教授林照真指出,「媒體和司法本應是社會的基石,卻成了最不受人信任的群體。」閱聽人不從媒體獲得資訊,是因為媒體承受的市場壓力讓「羶色腥」新聞成為主流。隨著媒體與讀者關係破裂,網路的出現鬆動了資訊平台的結構,「人人都是總編輯和記者」的自媒,讓閱聽人紛紛架設新聞台成為記者。但林照真認為,這種沒經過把關的新聞,很容易造成「假新聞」,讀者道聽途說,讓真相無所適從。

林照真說,媒體置入性行銷與新聞品質下降,讓年輕人對媒體漸漸失去信心。但她強調,在教書時她總會跟年輕人說,「新聞是一份快樂的工作,你一個月可以認識上百人!」因此,人人都必須做一個負責人的閱聽人,懂得去篩選何謂好的新聞,而不是去將閱聽的責任推給媒體。

雖然現在許多媒體都在虧損中,但「一個好的記者誠實待人、寫作嚴謹仍然是必要的原則」,林照真強調,自政府開放資料以後,媒體有更多的機會去利用資料庫,對許多議題做研究,加上現今科技日新月異,有更多的方式去寫好的新聞,但次世代傳統媒體排斥新媒體,造成「內亂」,非常可惜。她呼籲,傳統媒體與閱聽人「不要排斥新媒體」。雖然臉書有很多假新聞,但卻是傳播最快的平台。好記者需要在社群網絡上把關,讓更多的閱聽人看見價值。

推廣好新聞

《天下雜誌》總編輯吳琬瑜指出,網路平台出現了許多「個人的評論和觀點分析」,但對事情的來龍去脈卻不太了解。她舉例說,美國的《紐約時報》在川普上任總統後訂閱量劇增,「因為民眾看川普的推特根本無法了解真相!」因此,記者對社會的觀點和想法,需要做好核實的工作,才能夠寫出好的新聞。

吳琬瑜以天下雜誌的轉型經驗舉例,《天下雜誌》因兩週出刊一次,因網路的關係,資訊更進已沒辦法單單透過紙本的方式傳播出去。因此,他們將數位和紙本合併成編輯部,開始做數位的每日專輯。他們也推出「天下全閱讀」的訂閱方式,「不透過流量賺取廣告費,讓讀者了解知識的價值。」

需要有使命感的人才

次世代的媒體人才,需要的有強烈的「使命感」。台灣醒報社長林意玲表示,英國國會下議院議員韋伯福斯與其同僚花了40多年的時間廢除奴隸制度,是因為在法國大革命前整個歐洲陷在奢靡宴樂與剝削童工之際,「時代的召喚讓威伯福斯與克拉朋聯盟的議員反思,並勇敢的付諸行動。」次世代的媒體現況也是一樣,呼喚有熱情的媒體人在面臨「樹林中的兩條路」時,勇敢選擇「人煙稀少的路」。

林意玲也強調,一個好的記者需要有判斷力,掌握「新聞事件的核心」,也需要紀錄不同立場的意見,並做歸納整理,利用精簡的文字告訴讀者事件的來龍去脈。

林意玲感嘆說,台灣醒報能夠走到至今,經歷過許多困難和折磨,但一個有使命感的人需要一直堅持下去,至死方休,誠如聖經上的使徒保羅所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1
「次世代媒體人才傳承」座談會,主持人《台灣醒報》副總編輯邱慕天(中)。與談人右起,《台灣醒報》社長林意玲、前公視董事長邵玉銘、《天下雜誌》總編輯、台灣大學新聞所教授林照真。(photo by 洪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