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早期治療 可降低住院率

林亭妤 2017/03/02 13:19 點閱 18542 次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陳為堅與其指導之學生醫師江芝林(圖)發表「思覺失調症早期治療效果好」研究成果。(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陳為堅與其指導之學生醫師江芝林(圖)發表「思覺失調症早期治療效果好」研究成果。(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健保施行頭10年間,思覺失調症的首次住院率降幅高達48%。台大團隊根據健保資料研究思覺失調症(昔稱精神分裂症)的早期治療效果,2日發表研究成果。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陳為堅表示,這有賴於精神醫療可及性增加、藥物治療進展等多方管道相輔相成,他也呼籲社會大眾,若不重視精神健康,就別談其他身體健康。

思覺失調症伴有幻覺、妄想等會干擾病患及其周遭親友生活功能的症狀,為了鼓勵患者趁早發現趁早接受治療,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陳為堅與其指導之學生醫師江芝林,以我國健保資料庫探討自健保實施以來,思覺失調症首次住院發生率的變遷。該研究成果發表於《社會精神醫學及精神科流行病學》期刊。

個人失能與社會損失

「思覺失調症好發的年齡層正是生產力起步之處,」江芝林等人2日在成果研討發表會上指出,男性思覺失調症好發於15~25歲,女性好發於25~30歲,正是學業、事業、組織家庭等各重要階段匯合的年齡,若錯失治療先機,導致病情惡化,不只是個人失能問題而已,還是整個社會的損失。

該研究成果顯示,健保實施的頭10年內(1998~2007),台灣思覺失調症的首次住院率從10萬分之35.6,降至10萬分之18.7,下降幅度高達48%,「越少人住院,等於越少人發生病情惡化。」江芝林說道。

「越晚治療,腦部病變越快,等到結構改變之後,就越難恢復原本的功能。」台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胡海國說,越早期介入治療效果越好,只要有良好控制,病人一樣可以工作、結婚、生子;但若反覆停藥、放任病情惡化且反覆發作,最後的歸屬之地就是療養院。

「越早期透過藥物介入治療,預後的效果越好。」陳為堅也表示,我國精神治療的體系相對於其他國家,有非常好的進展,若民眾發現身旁親戚或朋友疑有病情,應以健康正向的態度鼓勵他們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