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我國生產之茶葉普遍黏度不足,因此市場上少有台灣茶種的餅茶,今農委會茶業改良場歷經2年研發,終於找到可將任何茶種都製成餅茶的關鍵技術,20日發表成果。茶業改良場課長蔡憲忠說,餅茶的收藏價值比起茶葉更高、甘味也更醇,該技術將有助台灣各種特色茶規格化成餅茶,並推廣至國外。
傳統餅茶多是大陸的普洱茶,鮮少有台灣茶葉製造而成的餅茶。農委會茶業改良場課長蔡憲忠20日在「正港餅茶加工技術」記者會中表示,這是因為台灣茶的原料中果膠質含量少,光靠傳統的蒸煮擠壓手法,很難產生足夠黏度使其定型,而以往業者想要將茶葉加工成餅茶的話,必須將茶葉切碎、高壓施力,也因此容易影響茶葉的風味。
「創新的餅茶加工技術目前以新台幣20萬元,先技轉給國內1家業者生產製造。」茶業改良場場長陳國任指出,新技術可以建立台灣各種特色茶如:東方美人茶、小葉種紅茶、老茶、高山茶等所需的蒸製、加壓、乾燥各種標準化參數,能成功克服茶葉原料果膠質不足的問題,餅茶成品更是緊實漂亮。
蔡憲忠也說,重發酵的茶類如:凍頂烏龍茶、番庄烏龍茶、鐵觀音茶、紅烏龍等尤其適合製成餅茶,風味更佳。
目前1個餅茶售價落在1000~1500元,從茶葉加工成餅茶約可增加500元效益利潤。蔡憲忠表示,餅茶除了有更香醇的甘味外,還具有收藏保存的價值,更是送禮選擇之一,未來可以推廣至大陸市場。
農委會表示,若有意願生產餅茶產品的茶農、茶廠等,可洽詢茶業改良場取得相關製造方法的技術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