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針對觀光局公布5月份來台陸客僅減少1成2,整體國際籍旅客還算比去年同期增長,多位不願具名、經營國內外旅遊的旅行業者19日受訪時都悲觀表示,7月初才會真正看到來台陸客斷涯式的下降,台灣觀光產業首先受到衝擊的將會是貸款金額高的觀光旅館業與遊覽車業,未來的旅行社將只剩下資金較多、較大型的業者才能生存。
觀光局16日公布5月份國際旅客來台人數,陸客來台327254旅次,與2015年相比減少12.21%,而從所有國際籍旅客人數來看,共計有882565旅次,反而成長了1.87%,觀光局將數據曝光,顯然是要壓低5月20日政權交接後陸客來台減縮所造成影響的聲音,但旅行社業者卻有不同的看法。
陸客衰退看7月
一位不願具名、經營兩岸旅遊多年的旅行社業者19日受訪時指出,「5月份總人數沒有減少太多,是因為中國旅行社事先申請團客證件了,再加上自由行人數增加,才會只下降12.21%而已,」一旦手頭上沒有配額,再加上部分省份簽章時間從10天延長到20天,7月初才能真正清楚看到陸客來台人數呈現斷崖式的下降。
旅行業者說,7月過後中國各省也將執行第二波減額計畫,在與合作的中國旅行社了解後,「有的省份已宣布還要再減額30%,甚至有的省份『揣摩上意』後,已放話要減少到只剩下10%,年底前團客預估共將減少5至8成。」
觀光產業面臨寒冬
「觀光產業首先受到衝擊的是投資、貸款金額較大,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回收資本的觀光旅館業與遊覽車業。」旅行社業者指出,旅行社的負擔經費僅有人事費用等,相對來說較少,較有轉型的空間,但未來面對陸客直直摔落的情況,再加上轉型東南亞觀光經營也非一年半載能完成,觀光市場面臨重整的過程中,將只剩下較大型的旅行業者才能生存。
另一名旅行社業者表示,國際旅客人數成長究竟能否挽救台灣觀光產業失去陸客後的差額,其實看多元經營旅客的各大旅行社營收報表就可得而知,「國內指標性的雄獅旅行社,在去年5月營收成長26.63%,但今年5月卻是負成長4.84%,而另外的燦星、鳳凰旅行社,也分別負成長29.17%、與13.85%,」現在大家都在辛苦的經營著。
轉型國民旅遊
媒體追問陸客銳減後,台灣觀光產業要如何發展?業者說,從儲存率創新高、及國人出國旅遊人次逐漸攀升的情況來看,代表台灣民眾口袋裡還有不少錢,只是沒有想要旅遊或在國內景點旅遊,「未來長期要經營東南亞觀光,短期則針對台灣民眾經營國內旅遊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