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鮮乳超貴 企業暴利或成本高?

黃捷 2016/01/28 18:41 點閱 21067 次
消基會28日召開記者會,質疑台灣鮮乳企業賺取的利潤不合理。(photo by 黃捷/台灣醒報)
消基會28日召開記者會,質疑台灣鮮乳企業賺取的利潤不合理。(photo by 黃捷/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黃捷台北報導】國內鮮乳定價高達歐美的4倍,消基會28日質疑國內食品企業賣鮮乳利潤太高,並批評農委會辯稱「問題在於生乳收購價」是替食品企業護航。但鮮乳坊創辦人、獸醫師龔建嘉表示,歐美國家和台灣的生產條件不同,成本當然不同,且定價中有3分之1是給通路,「食品企業根本沒賺多少。」他認為消基會說法有誤。

消費者保護基金會28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國內生乳收購價每公升22到30元,經處理後的零售價竟高達80到90元,雖然目前台灣生乳的生產成本較歐美高出許多,向酪農收購的價格比國外高很合理,但之間50到60元的價差比歐美國家多5到6倍,在訂價上也差到4倍。

消基會同時提出全球最大統計數據公司Statista資料指出,在德國,1瓶1公升牛奶的價格約新台幣20元,其中生乳成本約新台幣8元,運輸、加工、管理、包裝、倉儲、包裝回收、增值稅等經營成本約9元,公司利潤大約新台幣2元多。因此消基會質疑,國內一公升80元的牛奶中,食品企業利潤較國外高,不合理。

對此,龔建嘉表示,「消基會胡亂比較!」他指出,台灣跟歐美國家的生產條件不同,除了收購價較歐美高,也因為國外大量生產,在加工、物流及通路上的成本自然也有差異。

龔建嘉估算,一瓶一公升的80元鮮奶中,扣除生乳收購價30元、加工約15元、物流配送約佔5元,再加上約佔定價3分之1的通路費(約26元),利潤只剩4元,「食品企業哪裡賺取暴利?」他認為消基會的質疑根本是子虛烏有。他建議,要進行比較,可參考同為海島型國家的日本,因其鮮乳的生產條件和台灣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