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張振鴻台北報導】噴防蚊液不一定有效!須含有特定成分才具防蚊效果,而且要用對方法。消基會17日表示,民眾需選購國內核准的「DEET」(敵避),或國外認可的貓薄荷油、檸檬桉油及雪松油等成分的防蚊液,才能真正驅蚊。台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副教授黃基森則提醒,防蚊液不可和防曬乳同時使用,否則會失去效果。
全台近日陷入登革熱恐慌,民眾人手一瓶防蚊液以求自保。不過消基會日前對大賣場的9款防蚊進行成分調查,並與學者核對後發現,並非每種防蚊液都有效,需明確標示含有7種「單一有效成分」或5種「精油成分」才能真正驅蚊,其他成分在名稱不明確下,可能只是一般天然精油。
【國內僅核准敵避】
消基會董事長陸雲指出,目前國內經由衛福部或環保署核准有效的防蚊成分只有敵避一種,而賣場9款防蚊液中僅有歐護噴霧式防蚊液有明確標示出含有15%的敵避,而且它也有環保署許可字號,可作為一般環境用藥。
「國際間認可具防蚊效用的成分其實非常多種。」黃基森補充,例如美國核准「貓薄荷油」、「p-menthane-3,8-diol」與敵避等7種單一有效成分,以及「雪松油」、「香葉草油」和「大豆油」等5種不列管的精油成分。9款產品中像是森之浴薰衣草防蚊液、MOSQUIT植物防蚊液和小博士Dr. Mini防蚊噴劑,則標示含有p-menthane-3,8-diol,經證實具驅蚊效果。
【其他成分難以辨識】
黃基森說,其他標示如尤加利、香茅油或肉桂等成分,由於難以辨識,可能僅是一般天然精油,驅蚊效果和效用時間品質不一。因此消基會建議,業者若要證明產品確實含有驅蚊效用,除了採國內認可的敵避外,也應儘速將其他成分名和國際標準化組織所使用的名稱統一,讓民眾可自行判斷。
「防曬乳避免和防蚊液同時使用。」黃基森提醒說,防曬乳會在皮膚形成保護膜,防蚊成分的效用反而被鎖住出不去。他也建議,民眾若是敏感性膚質,應先將防蚊液試噴抹在手臂內側,若無過敏現象再進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