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癌末壓力大 照護者易憂鬱

鄭宇晴 2015/06/11 18:46 點閱 7074 次
醫師提醒癌末病患的家屬,照顧病人時,也別忘了顧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做好長期抗戰。(photo by 鄭宇晴/台灣醒報)
醫師提醒癌末病患的家屬,照顧病人時,也別忘了顧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做好長期抗戰。(photo by 鄭宇晴/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鄭宇晴台北報導】因親人罹癌而陷入傷痛、罹患憂鬱症的案例不少,卻很容易被忽略。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施佳佐表示,癌末病人的家屬兼照顧者容易因各種壓力罹患憂鬱症,近而影響生活或工作,提醒家屬在照顧病人時,也別忘了顧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做好長期抗戰。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則補充,照護者應與病患共同找回過去的美好回憶,並盡量讓自己生活正常。

施佳佐表示,癌症不僅會影響病人本身,照護者也往往會面臨巨大的照顧壓力、家庭重組壓力、心理壓力、健康壓力或經濟壓力等而罹患憂鬱症。曾有一名30歲的女性業務主管,因母親診斷出癌症末期而心情沮喪,焦慮失眠無法正常工作,且遲遲無法決定母親是否轉往安寧病房,使得母親不僅面對身體病痛折磨,還須處理家人間的情緒問題。

【追求生死兩相安】
「如何生死兩相安,是癌末照顧者重要的課題。」施佳佐建議照顧者家人間應彼此協助,形成抗癌聯盟,若有心理調適、醫病溝通或家屬間溝通問題,應尋求專業諮詢協助,整合家庭意見及醫療決策。

施佳佐也提醒照顧者應給自己喘息的空間,飲食正常外也要規律運動舒壓,才能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面臨壓力時應適時開口求助,尋求旁人支持,對家人也要經常保持正向溝通彼此打氣,並與癌末親人完成未完成事宜,「向身邊的人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周煌智也補充,照護者應讓自己面對並慢慢接受家人將要去世的事實,試著陪伴病患愉快地走過人生最後一段路,「可以一起回憶過去曾發生的美好往事,若病患還可以活動,可一起去充滿回憶的地方敘舊。」他說,若家人已死亡,則可多參與休閒或宗教活動,讓自己的身心慢慢平衡、恢復正常生活,「慢慢淡忘傷心事,僅留下美好回憶。」

【走不出來要求助】
台灣罹患癌症人數年年攀新高,平均每5分鐘26秒就有1人罹癌,「罹癌家庭可能出現在你我身邊的任何人之中。」施佳佐指出,照顧者心理的調適及如何面臨親人的死亡,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周煌智表示,若憂鬱症狀嚴重,應不吝向精神科醫師求助。施佳佐也指出,若在情緒低落、缺乏興趣、睡眠或食慾改變、動作遲緩、疲倦、自責及自殺的意念及注意力難以集中等9項症狀中出現5項症狀,且連續超過2週影響生活與工作,就需向醫師求助,接受憂鬱症治療,就可盡早走出悲慟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