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拉扯藝術 《聶隱娘》票房待考驗

張振鴻 2015/05/25 18:25 點閱 6515 次
圖說:前新聞局電影處長陳志寬表示,當初會發給《聶隱娘》1千5萬的國片輔助金便是看中它兼具商業與藝術的特性。(photo by 光點影業提供)
圖說:前新聞局電影處長陳志寬表示,當初會發給《聶隱娘》1千5萬的國片輔助金便是看中它兼具商業與藝術的特性。(photo by 光點影業提供)

【台灣醒報記者張振鴻綜合報導】《聶隱娘》得獎能否帶動票房表現?電影製作人陳鴻元25日認為,各大影展得獎片向來被視為藝術電影,在票房的表現便不是重點。不過台北市影片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俊榮說,《聶隱娘》是深具商業性的藝術電影,不擔心在台灣市場的口碑。前新聞局電影處處長陳志寬則表示,當初政府會發給《聶隱娘》國片輔導金,便是看中它兼具商業與藝術的特質。

侯孝賢導演耗資4.5億台幣拍攝《聶隱娘》,其中光是男女主角張震、舒淇便占掉9千萬,成本之高,因此票房表現將牽動是否能回本。

《聶隱娘》24日勇奪第68屆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不過近年在影展大鳴大放的藝術類型國片,似乎不受台灣民眾喜愛。但陳鴻元說:「侯孝賢導演一直都是台灣藝術電影大師,票房好壞完全無損其地位。」陳志寬也表示,侯導地位斐然,肯定是台灣之光。

【影展得獎觀眾不愛】
侯孝賢2005年《最好的時光》曾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提名,但國內票房只有452萬;蔡明亮導演2013年《郊遊》勇奪威尼斯影展的評審團大獎,但他選擇性的在少數影院上映,因此只有100萬的票房,2009年的《臉》也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提名,票房則有2,378萬,2004《天邊一朵雲》獲得當年柏林影展的「銀熊獎」,票房有2,024萬。這些深得影展好評的「藝術電影」似乎難獲觀眾喜愛。

「影展得獎向來與票房無關。」陳鴻元表示,以坎城影展為例,聚集的評審可以說是電影界的「文青」,是具有比較特殊品味的電影從業人員,因此獲得影展大獎的電影容易被歸類為藝術電影,自然就會和以商業為考量的票房脫鉤。不過陳志寬說,坎城影展雖以藝術性為考量,但過去仍不乏兼具票房的得獎片。

【商業包裝藝術電影】
「我敢打包票,這絕對會是一部深獲觀眾喜愛的電影。」陳俊榮表示,《聶隱娘》是部商業性很重的藝術電影,侯導以「返古式」、少特效的手法重建唐朝的生活樣貌與武俠人生,應該會是現今觀眾能接受的手法。

陳俊榮說,多數人都還沒看過《聶隱娘》,因此會以侯導過往的電影風格置入揣測。他說:「以往侯導多舉用素人演員,這次選擇舒淇為女主角,兼具商業元素與演出深度。」陳志寬指出,當初會發給1千5百萬的國片輔導金,就是看中侯導能以商業與藝術並重的元素,處理這個「俠女」的題材。

「我相信口碑一定會很好,但重點是戲院的態度。」陳俊榮也說,如果戲院業者將《聶隱娘》視為「藝術電影」,使得上映廳數少、被安排在小廳,甚至是場次不佳,使得一般學生、年輕人看不到,那才是真正影響電影票房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