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質能源眉角多 糧食供需成問題

鄭宇晴 2015/03/30 20:53 點閱 6750 次
生質能源眉角多,須審慎權衡各種因素。(photo by 網路截圖)
生質能源眉角多,須審慎權衡各種因素。(photo by 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鄭宇晴綜合報導】生質燃料政策眉角多,任何因素都須審慎評估。根據普林斯頓大學於《科學》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歐美的生質能源政策似乎能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其實是因食用農作物減少而造成的現象。若是扣除糧食減少的因素,則生質燃料甚至會排放出更多溫室氣體。

【糧食減少是關鍵】
這項研究調查了3種應用於美國和歐洲的生質能源政策生產模式,發現原本種植食用農作物的地區被生質農作物取代,造成約20%至50%卡路里的糧食短少,使得人類和動物所排放出的溫室氣體也減少,這才是生質能源造成溫室氣體減少的原因,而並非生質燃料較環保。

「若糧食生產沒有減少,這些模式的生質燃料甚至比傳統汽油排放更多溫室氣體。」普林斯頓大學科技與環境政策研究計畫成員提摩西‧沈清格表示,雖然在汽車等運輸工具上,利用生質能源做燃料確實能排放較少的溫室氣體,然而製造生質燃料也需要天然氣等傳統能源。

【審慎權衡才環保】
從歐洲的生質能源生產模式甚至可同時發現糧食營養價值的下降。因油籽類和蔬菜類等高營養價值的農產品,被生質燃料所需的玉米和小麥取代,造成整體糧食營養價值降低。沈清格指出,「若不計這些因糧食數量和質量消失所減少的溫室氣體,歐洲模式中種植小麥的溫室氣體排放甚至比汽油多出46%,而玉米則多出68%。」

能源學界對生質能源是否真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一直存在著爭議。沈清格說,此研究意圖提醒生質能源政策的訂立者,必須要考慮到其他層面,如糧食供需問題,才能達成生質能源環保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要權衡生質能源政策所隱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