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杜胤廣台北報導】「全國超過一半以上的國中生,都沒有志工服務的經驗。」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在5日公布國中生參與志工服務的調查報告歎說,全台45%有志工服務經驗的國中生,多半都因學校規定才參加,更有12%是家長強迫。她認為,要提升孩子志工參與度,教育體制應發展多元管道外,服務資訊也應體現志工服務的正面故事與精神。
調查指出,僅45.62%的國中生有參與志工服務的經驗,而不能參加的原因主要是學生時間無法配合,但有參與過志工服務的學生,43.82%都是以學校為服務地點,甚至服務內容38.35%都是以「清掃」等簡單的勞務工作為主。
該調查報告更顯示,有志工服務經驗的國中生,雖有70%感到滿意,80%認為可以拓展生活經驗,但經過交叉分析後也發現,將近45%的國中生是因學校規定才參與志願服務,甚至須滿足志工服務時數等升學制度的影響才參與,且12%的國中生更在家長的驅使下,才參與志工服務。
「教育單位缺乏接觸不同機構、社會資源的經驗與師資,是影響學生參與志工服務的原因。」何素秋表示,從調查報告中就能發現,學生幾乎都以學校為服務據點之外,工作內容其實也受到年齡、體力、技能與課業壓力等條件限制,才會壓縮學生參與志工服務的意願,因此現在的學生只能進行短時間、零散的工作,甚至可能要等到寒、暑假,才有空閒的時間,進行較長期的服務。
「志工服務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長。」來自台東縣太麻里鄉的國中音樂老師羅中和說,他看過許多來偏鄉服務的學生,幾乎都得靠寒、暑假,才能進入村落參與服務,且學生在服務的過程中,必須自行規劃服務內容,時間雖短,但內容豐富,在過程中更能讓孩子學習團隊合作的能力外,也能發現自己也能給陌生人一些力量,學到書本沒教的事。
何素秋認為,要提升孩子志工參與度,除了家長應以身作則外,社福工作團體也應適時提供具有服務精神的故事等資訊,才能不斷看見志工服務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