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在地特色 觀光旅遊與國際接軌 ─訪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校長容繼業(20140214醒報人物現場)

陳昱穎 2014/02/14 15:36 點閱 1703 次
國立高雄餐旅的校長容繼業,在實務和教學的經驗總共四十多 年,是首位教育界得到觀光特別貢獻獎的人士,受到大眾矚目。 (photo by 本報記者彭書穎)
國立高雄餐旅的校長容繼業,在實務和教學的經驗總共四十多 年,是首位教育界得到觀光特別貢獻獎的人士,受到大眾矚目。 (photo by 本報記者彭書穎)

醒報人物現場 FM 96.7環宇電台
播出時間:2014.02.14
主持人:台灣醒報社長林意玲
來賓:容繼業 校長

觀光業是一條與國際接軌的渠道;而觀光發展中最主要的一個元素,就是服務的品質和態度。

主持人:國立高雄餐旅的校長容繼業,在實務和教學的經驗總共四十多年, 算是首位教育界得到觀光特別貢獻獎,也受到大眾矚目。今天非常榮幸邀請到容繼業校長,除了分享台灣觀光產業的未來,也談談他是如何培育餐旅人才?不知道容繼業校長獲獎後有什麼感想?

容繼業:其實我自己也相當意外會得到這個獎項,不過還是非常高興,畢竟這是一個殊榮。這樣一個獎座由教育界人士獲得,也能夠讓觀光界以後可以往人才培育這方面走,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藉觀光接軌國際

主持人:我想四十多年前,大眾對於旅行、觀光產業,都不認為這是一個學術性很強地領域。但多虧有高雄餐旅大學的成立, 由容校長在學校主持、培育人才,以旅遊休閒的軟實力能夠把台灣推向國際社會,這之中容校長想必功不可沒。

容繼業:四十年前到現在, 整個社會環境和行業的改變是非常大的。的確當初加入這行的時候,也沒有辦法預見未來觀光產業會變成政府所列的六大新興產業之一。當時進入這個行業是一個偶然。我是在輔仁大學修習哲學和歷史,畢業後當老師,但我的個性不適合教書這方面。

而我本身對於觀光就有非常大的興趣,也很喜歡與人接觸、為人服務。在民國59 年,我考上了台北市政府建設局觀光科, 當時招收的是第八屆英語導遊人員。

當時運氣非常好,1970 年代是國內所謂「接待旅遊」最豐盛的一段時間。當時海洋世界博覽會在大阪舉行,一大群海外遊程販售商就把客人送往東南亞,而台

北就是最近的一站。在這樣的機會之下,我連續十年接待了許多美國人和德國人來台遊覽。

在十年的薰陶之下,那時飯店剛剛興起,希爾頓飯店還沒完工,圓山飯店的新館也才剛剛完成。我彷彿看到整個觀光發展從最基礎、由國家推動後,最後慢慢步向現代化的過程。觀光局大概是民國60 年成立的,我常覺得這段歷史真的非常珍貴。

從觀光的互動中發現,這也是一個與國際接軌的渠道。這對我後來的辦學理念有很大的啟發。

觀光之本:在地特色

主持人:您剛剛提到,從學校畢業後考上英語導遊, 有十年的經驗接待美國人和德國人。不過那個年代台灣並不是那麼發達,美國人和德國人來台灣看些什麼?

容繼業:我覺得觀光最重要的就是享受體驗不同的文化,其中包含了人、事、物,但是要以文化做為底來貫穿。不只是當時如此,現在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光元素。而這個元素的開展要怎麼讓人感受得到、體驗得到, 還能夠回味,進而產生效益?我想這需要一個完整規模的配套發展。

我想這一系列是非常重要的。舉例來說,德國人非常喜歡純樸的農村,所以台灣早期的水牛耕田、原住民文化等等,都是在德國看不到的景象,在台灣能夠呈現。農村的純樸以及家庭生活的豐富多元,都是它們夢寐以求的。這就是我們說「觀他國之光」。

現在就是要利用觀光的魅力跟特色。若是台灣的發展都跟其他國家一樣,還有什麼值得看的? 所以這就是我後來成立學校、打造在地特色。不過,在地特色也要跟國際接軌才行。

換句話說,目標、服務和內涵都十分有在地特色,但是服務的要求,例如食物飲水和居住地若不是很好,國際觀光客只會願意留在旅館住宿、用餐。在地特色有了,服務也有了,整個安全環境的品質有了,當然效應就擴大了。

以美國人來講,美國基本上和歐洲還是有一定的差異性。美國人不像德國喜歡尋根問底,美國比較喜歡看一些淺的、表面的東西,例如美食等等,但對深層文化就沒有那麼大的興趣。比如說到了故宮博物院,德國人會欣賞那些歷史文物,會去追尋細節; 而美國人喜歡看漂亮的東西。所以各國觀光客本身還是有差異的。

主持人:非常謝謝容繼業校長和我們的分享。稍後我們繼續請教容校長,討論台灣該如何拚觀光,在這之中有什麼結構性的因素要特別注意?

台灣的國際光點

主持人:如果台灣將來要發展無煙囪工業的觀光, 到底我們該如何來建構一個觀光大國的格局?馬總統說,希望在他卸任那年, 每年有一千萬人來台灣觀光,在今年達到九百萬, 明年達到一千萬,這麼一來,各種建構和配套都相當重要。

也有一些觀光業的學者專家表示,拚觀光不是人數的問題,而是品質的問題, 如果這一千萬都是陸客, 來的都是不花錢的、省錢的,或像採購團,這樣的觀光,就算有一千萬人次, 又有什麼意義?請教校長的看法。

容繼業:我覺得主持人講得非常好。不過一個比較全面的發展,當然從量起,有量之後再從質來看,其實在這方面我們政府也有相當著墨。我們市場上一般有兩種旅遊型態,一種是 group package 團體旅遊,一種是自由行,即散客的概念。團體旅客常不到四成,自由行占六成。

政府在推行觀光其實有其策略,我自己也參與到很重要的計畫,即「國際光點」,就是在各個城市的基本的、既有的觀光架構之上來打造不同的亮點,透過各個點線面的連結,提供給很多在地特色的資源,之後,對於所有自由行也好、團體旅客也好, 都發揚出台灣在地特色之美。

觀光是包容文化差異

不過不可諱言的,在達到一千萬人次後,我們的確看到一個現象,陸客離我們最近,帶來大量的客人,這在經濟上是很好的, 但在整個生活習性差異上,難免會造成不相容的問題,而這需要時間來改變。

舉例來說,我在旅行社前十年是接待來台旅遊的客人,後十年我帶台灣的旅客到歐洲去。剛開始,大聲講話等行為舉止是會有的現象,但現在經過這麼久, 文化已慢慢提升,這種現象已不復見了,再談這些已變笑話;當然大陸地方文化差異比較大,會不會有較均衡的提升,我還不敢說。

如果說我們透過一個機制來打造的話,比如說大陸旅遊法的修正,報價有一定的價格等等,從互動之中可以提升彼此的文化水準。從國內來看,我們重點都市的交通也許不錯,但自由行越多以後,我們整體的交通脈絡、網路、資訊、供應等,能提供更充裕的資訊內涵的話,包括食衣住行逐漸發展到位,我想問題就能改善。現在我們有分流的概念, 比如到故宮、到日月潭怎麼去分流。

主持人:現在交通部在推動「臺灣好行」行程?

容繼業:「臺灣好行」是利用點到點之間,例如光點之

有接駁車等,由觀光局和旅行社合作規畫不同的路線,除此之外,如果還有一些散客透過 information center 或是APP 來搜尋,因為一個人去遊覽不只是行,還有吃、探索都是很重要。

所以說這網絡如何更精緻化, 對散客自由行的擴大效應很有幫助。因為台灣國內市場有三種旅遊,一種我們自己在國內的國民旅遊,一種是移進來的 inbound 旅遊,一種是 outbound 旅遊, 相互的文化包容是很重要的。

香港對大陸文化的包容是有侷限的,導致香港人喜歡來台灣。所以我們旅客的成長裡面看來陸客是大宗,但其他地區的旅客成長也是可期待的。

住宿的量與質

主持人:謝謝容校長分析,剛剛校長所提到台灣觀光目前希望建立二線城市的交通網絡,至於台灣的飲食大概是沒問題的, 另外一個觀光客所需的「住」,那是不是可以請校長分析一下,我們的五星級飯店和到處可見的民宿的發展,您覺得,像近五年來每年是以一百萬人數在增加,針對臺灣旅館民宿的胃納量,您有甚麼具體建議?

容繼業:我覺得觀光發展中最主要的一個元素,就是服務的品質和態度,當然態度方面比較容易掌控,對品質來講不是無法掌控,而是由於量的問題,目前國內住宿的旅館也成長非常快, 不過自由行旅客種類很多,市場不同,有些會選擇比較高端的市場,但有些會寧願選擇在地特色旅館。

我想第一個考量是,政府應該在民宿的地方讓其安全性、合法性這一塊,能夠全面給予關注, 適當的提升品質,避免觀光客產生糾紛。第二,我覺得我們民宿大不部分都在山水比較秀麗的地方,但我們國土保育和預防災害,應該是跨部會的整合,尤其是內政部和交通部怎樣做出一些防範管理,讓人住得安心,服務品質可以到位。

另外我們看到很多在市區的一些旅館也經過翻新,這部分我覺得很好,可以掌控至少其品質有一定水平;至於五星級、國際級的飯店,我不太擔心,他們本來就有管制的標準存在,所以在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應對,對住宿提供不同服務的標章管理,讓各個不同市場的旅客來台灣之後, 都能夠住得安心,玩得快樂,吃得安全。

餐旅菁英的搖籃

主持人:請問校長,高雄餐旅大學招生的核心價值及選才標準是甚麼?

容繼業: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是餐旅菁英的搖籃、企業的關鍵夥伴、教育的新典範,意思是說, 我們為產業培育最基礎最核心的幹才。

我們不會誇張說他出去要做經理甚麼的,他出去應該是從基層做起,因此我們希望打造其人格特質是自尊自重、謙虛務實宏觀,有這樣的態度在服務業才會有熱忱服務他人。

第二,我們希望他能成為企業的關鍵夥伴,他不只是去學習的,他還透過其專業能解決業界的問題,產生一些實質的價值出來。

整個觀光人才的培育裡面它本來就是從基層一直往上走過來, 它是一個終身學習的途徑,而學校給的是進入職場很核心的專業能力訓練,隨著時間的移轉,它慢慢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主持人:聽眾朋友大概聽過「北開平,南高餐」, 意思是說,在餐飲學校裡面最有標竿性的北部就是開平,是一個中學的餐飲學校;在南部就是高雄餐旅大學,是由容校長所領導。

但是我知道這些年來自從台灣的美食名揚世界, 這種所謂的餐旅學校就如雨後春筍、良莠不齊的產生。我想請教一下,要成為一個好的餐旅人才,你們在選材的標準上,什麼樣的人適合是去你們學校唸書?

容繼業:現在入學有兩種標準,一個是所謂的推甄,我們有百分之六十的學生是推甄進來的,透過面試非紙筆考試,這種人才裡面我覺得最重要的人格特質是不是符合餐飲旅遊業,有沒

有一個服務的熱忱 passion、有沒有負責的 responsibility 的傾向、有沒有一個宏觀的助人的想法。

主持人:(笑)那這是家庭教育所培養的囉?

容繼業: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人格特質都可以看到。因為說你很會讀書,如果不具備這種服務人的特質,熱忱、尊重、敬業,我想是比較難的。

我們有另外的百分之四十是透過考試,學測統測進來的,這種方式進來的學生成績好,成功的也很多,因為我們的錄取率只有百分之2.85,所以是非常不容易考進來的,進來後也就非常珍惜。

不過我覺得進門只是一個篩選,後續的養成教育卻更為重要,所以課程、教師、輔導、實習、就業是更重要的。

對外輸出餐旅人才

主持人:聽說,高雄餐旅大學很厲害,平均一個學生畢業後會有三個工作等著他,另外有兩百多位學生從國外來學習,高餐大已經成為人才培育中心?

容繼業:我們學校有兩百多位境外學生,包括外籍生、東南亞僑生等。馬來西亞的大概有九十幾位, 在烘焙系特別多。我們烘焙系專門培養點心人才, 再加上調飲,包括咖啡和酒類,他學成後回馬來西亞就獨立可以開店,就有很好的發展前途。

而國內,我們有很多同學在各個不同的行業展露頭角,舉例說,我們有個同學他還在念碩士研究所在職專班,他已經開了五家的莎士比亞麵包店。他是曾經奪得法國的麵包冠軍, 回來之後,他的營業額有五千萬。

理論與實務並進

主持人:要培養這麼多人才,老師很重要,餐旅人才一開始大部分都是那種學徒制出身,大概很少或有理論的基礎,在這方面你如何培養師資?

容繼業:你問到核心的重點了。剛開辦的確是從我們一般學界碩士以上、有專業的送到歐洲培訓,成為種子教師。之後,我們也加上很多業界的專業人員來 team up 起來。但是不要忘了, 來自業界、學校的老師,一旦他離開現職或現場三到五年,他的實務經驗就弱化了。

所以我們學校有一個很重要的單位,叫教師發展中心,透過教師發展中心協助老師前往業界從事 refresh,我們叫做「教師增能」,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不但一般老師可以有第二專長的展現,專業老師也可以再提升其能力。

主持人:我想大家聽了這些都能感受到,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如果能擁有餐飲和旅遊的專長,而且發展我國未來成為一個觀光大國,甚至輸出到其他國家,我想這個前景是不得了的。不是所有年輕人都應該去走學術路線, 技職教育我想會是很好的選項。今天非常榮幸邀請容校長來到我們節目中, 非常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