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透過動物實驗發現,藉由抑制免疫反應中的補體系統,可減輕牙齦發炎反應,避免牙齒因牙床骨質流失而鬆脫。(photo by Wonderlane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ystem/assets/images/000/007/386/big/%E7%BE%8E%E5%9C%8B%E7%A0%94%E7%A9%B6%E9%80%8F%E9%81%8E%E5%8B%95%E7%89%A9%E5%AF%A6%E9%A9%97%E7%99%BC%E7%8F%BE%EF%BC%8C%E8%97%89%E7%94%B1%E6%8A%91%E5%88%B6%E5%85%8D%E7%96%AB%E5%8F%8D%E6%87%89%E4%B8%AD%E7%9A%84%E8%A3%9C%E9%AB%94%E7%B3%BB%E7%B5%B1%EF%BC%8C%E5%8F%AF%E6%B8%9B%E8%BC%95%E7%89%99%E9%BD%A6%E7%99%BC%E7%82%8E%E5%8F%8D%E6%87%89%EF%BC%8C%E5%90%8C%E6%99%82%E9%81%BF%E5%85%8D%E7%89%99%E9%BD%92%E5%9B%A0%E7%89%99%E5%BA%8A%E9%AA%A8%E8%B3%AA%E6%B5%81%E5%A4%B1%E8%80%8C%E9%AC%86%E8%84%AB%E3%80%82.jpg?1401017450)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藉由抑制免疫反應緩和牙齦發炎情形,可望避免嚴重牙周病造成牙齒鬆脫的狀況。美國賓州大學團隊日前發表於《免疫學期刊》的研究,透過動物實驗發現,抑制免疫系統中負責引起發炎反應的「補體」系統,可減輕牙周疾病常見的牙齦發炎情形,避免牙齒鬆脫。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統計,有47.2%的30歲以上成年人患有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而我衛福部國健署資料也顯示,號稱「亞洲口腔衛生最差」的台灣,則有逾9成的18歲以上民眾罹患各種牙周疾病。
牙周疾病主要因細菌長期殘留口腔引發感染,造成牙齦發炎、腫脹而產生疼痛感,刷牙時容易流血,牙齒對冷熱等刺激也極端敏感;症狀較輕微的牙齦炎若未獲治療,恐演變為較嚴重的牙周炎,牙齒附著的牙床骨骼會逐漸流失,導致牙齒鬆脫、甚至缺牙。有研究指出,自牙周發炎及缺牙部位「入侵」的細菌,恐引發部分可能致命的心臟疾病。
研究人員發現,免疫系統中的補體可能與口腔細菌引起的發炎有關;補體系統由30餘種蛋白組成,可破壞細菌等病原體的細胞膜,並在病原體入侵部位造成發炎,吸引巨噬細胞及嗜中性球等白血球攻擊並消滅病原體。「發炎反應雖然是生物體對抗入侵者的方式之一,」賓州大學牙醫學院微生物學教授哈吉生嘉里斯說,「但發炎同時也提供最常造成牙齦發炎的『牙齦卟啉單胞菌』適合生長的環境。」
參與該研究的實驗病理學教授約翰藍布里斯指出,透過基因工程破壞其補體系統的實驗鼠,在口腔被牙齦卟啉單胞菌感染數週後,牙齦發炎與牙齒、牙床骨質流失的狀況,都較正常鼠輕微。
研究人員以人類藥物抑制「實驗猴」的補體系統後更發現,罹患牙周病的猴子牙床骨質流失的狀況也獲得改善,代表人類極可能透過類似藥物緩和牙齦發炎症狀,藉此避免牙齒鬆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