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異位性皮膚炎 用抗組織胺藥物

蔡惠玲 2013/09/23 18:50 點閱 14748 次
治療小兒異位性皮膚炎,醫師使用抗組織胺及外用類固醇,家長不用過度擔心副作用。(Photo by 棟樑. Harry. 黃基峰. Taiwan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治療小兒異位性皮膚炎,醫師使用抗組織胺及外用類固醇,家長不用過度擔心副作用。(Photo by 棟樑. Harry. 黃基峰. Taiwan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蔡惠玲台中報導】家長如何照顧小兒罹患異性皮膚炎?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徐嘉琪表示,小兒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家長除了幫小嬰孩用清水清潔,使用低敏感度的沐浴保養品,並要帶到皮膚科就診。台北長庚皮膚科醫師黃毓惠也表示,小朋友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是過敏性症狀,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到醫院就診,醫師通常會使用抗組織胺及外用類固醇治療。

徐嘉琪表示,嬰孩在一歲前,若小腿、手臂的皮膚癢且引發疹子,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的高危險群。但若發生在嬰兒4、5個月之後,發生部位在臉上或包尿布部位,則非高危險群。

「家長幫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嬰孩清洗原則是用清水清潔,不要過度清洗。」徐嘉琪表示,若用肥皂或是沐浴乳,只要適當清潔即可,因為小兒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是因為角質功能不佳,所以不要過度使用含香精的沐浴乳,但家長可以到醫美或藥妝店購買低敏感性的沐浴保養品。

「小朋友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是過敏性症狀,是因為皮膚保護功能不好。」黃毓惠表示,建議家長幫小朋友洗澡時水的溫度不要太高,避免流汗過多刺激皮膚,多擦保濕乳液。

如何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徐嘉琪醫師說,家長除了幫小朋友適當清潔之外,如果小朋友仍然皮膚發癢,可到皮膚科就診,醫師使用抗組織胺藥物或是外用類固醇,可以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在小朋友上小學前,治癒的機率很高。家長千萬不要因為擔心抗組織胺或類固醇副作用,錯失治療機會。

黃毓惠表示,使用類固醇雖然會使皮膚表皮變薄,但是治療有效果之後就會停用,家長不用過度擔心副作用。但若是沒有治癒,異位性皮膚炎日後也可能引發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