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微調幅度大 教師提異議

范捷茵 2014/04/17 22:36 點閱 3117 次
國文與社會科課綱「微調」幅度大,學者、教師反彈聲浪四起。(photo by Wikipedia)
國文與社會科課綱「微調」幅度大,學者、教師反彈聲浪四起。(photo by Wikipedia)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教育部高中課綱究竟屬於微調,還是大幅修改?17日引發教育部與部分學者的爭論。17日教委會舉辦公聽會,邀請專家學者對「99年高中國文及社會科課綱微調」表達意見,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批評,台灣史課綱更改幅度高達6成,課綱根本不是「微」調。教育部次長林淑真澄清,在不修改學分數或教師授課時數等大原則下,仍先定義為「微調」。

周婉窈表示,歷史科課綱平均調整比例高達60.4%,根本不像教育部所說,只加了幾個字而已。她舉例「日治」改「日據」、「鄭氏王朝」改為「明鄭」,幾字之差卻茲事體大。又如原住民改成原住民「族」,表面上只更動了1個字,卻改掉了整個平埔族。在學界未達共識前,她呼籲教育部撤除課綱微調,讓歷史科課綱回歸常軌。

反彈「課綱微調」的不只歷史科,公民教師聯盟代表黃益中也代表公民老師,反對課綱刪除白色恐怖。他表示,雖然該事件歷史課教過了,但是公民課著重眼光不同,強調「人權」和「政府極權」,與歷史科並不重疊。

國文科代表中山醫學大學教授何信漢也表示,如果課綱微調的目的是為了因應當代、與世界接軌,那麼就應該加強學生對世界經典文學的認識;但是國文科課綱目標微調後,從「理解文明社會」變成「理解『中華文化』與文明社會」,並且加上了「楚辭、荀子、史記」教材。

何信漢表示,現行國文課本文言文佔65%,比例甚至比大陸高,但新課綱又比過去更強調文言文,課綱微調後,並沒有比過去更符合時代潮流,完全失去當初課綱微調的初衷。

面對學者的質疑,教育部次長林淑真回應,之所以稱「微調」是因為不更動原本課綱的學分數或教師授課時數。她也希望公民學科把「本位思想」放一邊,以學生需求為主,歷史科課綱微調後,既然已經增加了228事件的經過與影響,就不要在公民課裡再重複一遍,以增加學生的負擔。

林淑真同時引述與會中研院研究員吳乃德的話,「課綱改幾個字,不會影響學生一輩子的思想,」她強調課綱只是大框架的原則性指導,但不會影響教師教學專業資質、教科書編寫、或學生的自主學習,希望學者、教師不需要自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