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研發肝癌新療法 登國際期刊

李昀澔 2014/04/16 17:12 點閱 4106 次
北醫附醫副院長邱仲峯與中國附醫、奇美醫院團隊合作,研發標靶藥物搭配傳統放射治療的肝癌新療法。(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北醫附醫副院長邱仲峯與中國附醫、奇美醫院團隊合作,研發標靶藥物搭配傳統放射治療的肝癌新療法。(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傳統放射治療搭配抗癌標靶藥物的新療法,能縮小肝癌腫瘤,並延長患者壽命。北醫、中國附醫及奇美醫院團隊合作發表於《國際放射腫瘤學期刊》的研究發現,放療合併口服標靶藥物治療,能延後無法接受手術患者腫瘤惡化的時間。醫師指出,該療法還能搭配現行的「電燒」、「栓塞」等方式,清除腫瘤的效果與手術不相上下。

研究主持人、北醫附醫副院長邱仲峯表示,台灣每年新增萬餘肝癌病例,其中7成確診時已無法動手術,只能採取電燒或栓塞治療,平均存活期不到1年;邱仲峯團隊曾在2009年時透過細胞實驗發現,抗癌標靶藥物「蕾莎瓦」能抑制肝癌細胞內的「粒線體」大量產生自由基,據此推論蕾莎瓦或能與光子刀、螺旋刀等放療搭配治療肝癌,於是在台、美兩地申請新療法的臨床人體試驗。

【復發率降存活期增】
該研究包含40名平均62歲、腫瘤直徑平均8.2公分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其中有6成患者癌細胞都已經轉移,多無法接受手術,或嘗試多種療法但效果不佳;患者在試驗第1個月接受標靶藥搭配影像導航式放療,第2個月後持續服用標靶藥,經過3年追蹤,有98%的患者完成療程,其中55%的腫瘤完全或大部分都已消失,32%存活超過2年,39%在治療後2年內腫瘤都沒有復發。

健保從2012年開始核准部分癌症患者使用蕾莎瓦,該標靶藥主要藉由減少血液供給,延緩腫瘤生長,並抑制其擴散。參與試驗的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李欣倫指出,該研究除講求「有效」,主要希望延長患者壽命,因此特別挑選沒有肝硬化、心臟病或洗腎的患者,除健保僅給付肝功能較佳者外,肝功能不佳者也無法承受高強度放療。

【適合肝功能較佳者】
國外研究已證實,部分肝癌患者服用蕾莎瓦會導致肝功能受損;中國附醫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尚文表示,即便與北醫合作的試驗都收治肝功能正常者,仍有約1成受試者肝功能受影響,需特別監控其肝毒性及皮膚副反應,而試驗結果也顯示,肝功能正常者,接受放療合併標靶藥的新療法效果較佳。

北醫附醫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高偉育認為,新療法若搭配傳統電燒,對治療無法手術的肝癌患者將大有幫助;他解釋,電燒係採細針以攝氏80至100度的高溫殺死癌細胞,主要處理3至5公分大小的腫瘤,清除比例可達95%,但相對不易解決太大或位處太深的腫瘤,若能採放療搭配標靶藥先縮小腫瘤後,再搭配多針同時電燒,就算無法動手術,還是能夠完全消滅癌細胞以避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