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生物製劑 類風濕患者體重升

李昀澔 2014/04/14 19:43 點閱 3822 次
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長祐(左)指出,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常會有腳拇指向外側扭曲的「拇指外翻」情形。(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長祐(左)指出,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常會有腳拇指向外側扭曲的「拇指外翻」情形。(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關節發炎會影響胃腸道的內分泌系統,導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體重減輕。台北榮總團隊發表於《風濕病學》期刊的研究發現,透過「生物製劑」抑制類風濕患者體內的發炎反應,不僅能改善患者疼痛、關節變形等症狀,也影響腸胃道內分泌系統,可改善患者「易瘦難胖」的體質,使患者的體重回升至更健康的狀態。

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長祐指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往往不只是關節部位發炎,而是全身的第1、第6介白質及阿法型腫瘤壞死因子等發炎物質都居高不下,造成胃腸道內分泌系統失調,進而影響患者食慾、體重、身體脂肪與肌肉組成。

【類風溼患者偏瘦】
北榮團隊發現,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即便身體質量指數(BMI值)正常,但通常偏瘦,BMI值多在21至22以下,北榮腸胃科主治醫師陳志彥解釋,偏瘦對患者健康較不利,容易衍生「共病」問題,死亡風險也較高。而患者在經過專門抑制「阿法型腫瘤壞死因子」的生物製劑「恩博」治療1年後,體重平均上升1.9公斤、BMI值上升0.8,顯示患者健康狀況確有改善。

就臨床上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引發的慢性發炎,生物製劑是相當有效的針劑;蔡長祐表示,患者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不僅體重上升,肌肉占身體的比重及體內尿酸含量都上升,代表患者的營養攝取較治療前有所進步。

【腸胃內分泌改變】
陳志彥等人進一步發現,生物製劑治療1年後,患者體內由腸道前段分泌、促進脂肪及肌肉形成的「去乙醯化飢餓素」上升,而由脂肪細胞分泌、促進發炎並抑制食慾的瘦體素,在餐後2小時下降的現象逐漸消失,與骨質增加、脂肪合成及體重增加有關的腸泌素(GIP)則減少。蔡長祐推論,此現象很可能是胃腸道內分泌系統因應患者體重已足夠,不需要再「胖下去」所產生的變化。

蔡長祐強調,體內慢性發炎機制複雜,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體重下降,糖尿病患者卻常有肥胖問題,可能是病因不同所致;他解釋,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也就是免疫系統因「過激」而敵我不分地攻擊正常的身體組織,此現象類似身體對抗細菌等「入侵者」的反應,會大量消耗能量,因而導致類風濕患者偏瘦。